旭日之丘/讀書心得:告密者
圖、文/毛毛牙
這本書,在我的閱讀體驗裡算是很特別的一本,一來我一向討厭看商業書籍,但我又對社會制度之類的書非常感興趣,而這本書,正好從社會層面切入我通常不感興趣的商業議題,而且還有諜報小說的包裝。
何況這還是實際發生的真實案例,當年新聞沸沸揚揚(因爲我很注意數位相機的訊息,特別是Olympus開發的m43系統),所以看起來特別興奮。
說起來很巧,前幾天我才寫過一本「神總是微服出巡」的心得,裡面剛好提到商場上一些很扭曲的價值觀,不過那還不致於算是非常可惡,但這次的故事可就很不一樣了,因爲犯罪規模驚人。
基本上是這樣的,因爲泡沫經濟發生,大公司爲了維持帳面上公司經營數據好看一點,所以偷挪了一些錢去做些投機事業,想要撈一筆之後再拿回來補。
哪知道越補洞越大,然後就這樣一路補下去,補到虧空一千三百億日圓之譜,偏偏整個公司高層與財務部門裝聾做啞,想要裝做沒這回事,藉以維持股價,直到新任總裁,一個外國籍的,非日本文化出身的麥可.伍德福特接任總裁,然後有員工偷偷爆料給記者爲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日本獨特的商業文化了,或者說,整個日本的文化都這樣,也就是對個人的極端壓抑。
其實這一點有太多人提出反省了,別說外國人,田中芳樹就成天在罵這點,雖說團中的觀點很有問題,因爲他認同中國式的價值,可是中國是的價值一點也沒比較好,因爲這同樣是從儒家思想演變來的,一種人吃人的骯髒文化。
中國式的價值觀,是一種奴才式的價值觀,與日本的個人壓抑沒太大差異,關鍵只在於,日本式的個人壓抑採取的是社會壓力,但中國式的卻是獨裁式的,壓力來自於優勢階級。
當然,日本式的社會壓抑,也是有優勢階級在領導,但至少輿論還是有一定份量的,只要輿論覺醒,就足以挑戰威權,但在中國,你要挑戰的則是國家機器,在中國是坦克車,在臺灣則是推土機。
這種「大衆」的社會,最容易產生霸凌的環境,別說日本學校霸凌嚴重,社會性的罷凌其實早就到處蔓延了。
比方說當大家爲了大埔事件義憤填膺的時候,很多人還在幫惡質政府幫腔,甚至其言行比政府還要惡劣,充分以霸凌弱者的行爲,來展現自己身爲奴才的身分。
本書就是如此,大黑手菊川打算隻手遮天,底下自然不缺鷹犬效勞,於是對公司經營提出質疑,並且打算改革的伍德福特反而被「集體壓力」趕出公司。
這種壓力甚至擴及媒體,因爲媒體需要廣告,或者說,媒體的股權本身就被企業掌控。
臺灣不也是如此?很多企業出包,媒體的報導完全是雷聲大雨點小。反觀某些公司,沒多大問題,卻被媒體瘋狂修理,甚至,連公部門或消基會也插一角。
只要比較一下媒體篇幅,就知道其中有鬼。我說的不是別的,就最近統一跟義美的例子。
又或者中資媒體如中國時報,平常對中國歌功頌德不斷場地錯誤價值觀欺騙臺灣人,等到被中國修理了,也只敢叫個兩聲,然後繼續當奴才。
但身爲英國人的伍德福特哪有這樣好打發,普世價值之所以叫普世價值,正因爲他不能被打折扣。偏偏中國人很愛說的理由--「國情不同」,日本人也愛用。所以日本那套封閉的市場規則,這次踢到鐵板。
說實在的,日本的企業文化,這幾年也看過不少在日本上班的臺灣人抱怨過,那的確像是另一個世界。當然,日本式的作法,曾經創造日本經濟奇蹟。但那就像當年的臺灣經濟奇蹟一樣,其實是犧牲了廣大上班族羣而獲得的。說實在的,一點也不值得驕傲,因爲犧牲一堆人只爲了拱幾個人出頭,這種事情根本沒什麼困難的。
日本曾經是上班族是殺率最高國家,曾幾何時,臺灣也成了全世界工時最長國家,而且福利還更爛。
這就是濫用「國情不同」當理由而扭曲普世價值的後果。
大家不妨看看關廠工人連線的訴求,以及他們當初發生了什麼事情。
日本曾經是經濟犯罪者的天堂,現在,臺灣與中國已經取代了這個地位,而且甚至還變本加厲。畢竟,在臺灣,只要有黨證,然後與中國勾結,隨便A個百億都不會有事,還能跑去中國吃香呵辣,甚至對臺灣指指點點勒!
只能說,臺灣的公司,這類案件絕對不會比較少,但何時纔會有個良心員工出面揭發呢?政府有能力調查嗎?或者政府本身就是共犯結構(黨證結構)?而輿論呢?畢竟,臺灣媒體也幾乎都是紅車輪牌的啊!
-----------------
原載於旭日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