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堰鈴顛覆刻板客家印象 推出《離開與重返》
資深劇場人徐堰鈴首次編導客家戲《離開與重返》,圖爲劇中女主角在混沌的夢境裡,對角色錯亂,試圖想要找到自己是誰。(李欣恬攝)
資深劇場人徐堰鈴首次編導客家戲《離開與重返》,圖爲劇中女主角受困於混沌夢境尋找自己的段落。(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提供)
資深劇場人徐堰鈴首次編導客家戲《離開與重返》,圖爲劇中女主角在夢中醒來後,對所處的苦悶環境提出不滿與控訴的橋段。(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提供)
「舉凡先民的硬頸精神,或是代表客家文化的油桐花、花布,這些是某個層面的客家文化,但什麼是真正的客家文化呢?」客家子弟、資深劇場人徐堰鈴首次編導客家戲《離開與重返》,以戲中戲手法,從一曲客家童謠《月光華華》毫無邏輯的歌詞作延伸,詮釋她眼中所見的客家生活,24日起在臺北演出。
「小時候真的會覺得苗栗什麼都沒有,連臺風都不會來,也很納悶地方政府爲何沒有什麼建設,讓人才一直外流,但奇怪的是,當我成年之後,又會覺得沒有太多建設也是好事,山林纔不會受到破壞。」徐堰鈴表示,《離開與重返》就是始於這種兩面性的概念,「因爲對一個地方有深厚的情感,纔會又愛它,又批判它,這齣戲就從這裡出發。」
徐堰鈴是苗栗人,在上大學前都在新竹、苗栗地區生活,集編劇、導演、演員於一身的她,入行25年才首次取材客家元素創作。她表示,這次的創作是想顛覆坊間對客家劇、客家文化的既定印象。
《離開與重返》以戲中戲手法,在劇中安排一出客家電視劇《月光華華》的拍攝現場,場景設定在臺南白河電影文化園區,透過虛擬和真實的兩面性,隱喻外界看見的客家文化和真實的客家文化,其實有所差距。當劇中角色在拍攝現場演出克勤克儉、溫良恭儉讓的客家形象時,下了戲之後,每個角色又各自展現真實個性。同時二二八事件﹑大埔拆遷案、同志議題也融入其中。徐堰鈴表示,劇中以國語和客家語兩種語言演出,以符合真實生活。
徐堰鈴說,劇中以童謠《月光華華》隱喻大埔拆遷案,她表示,《月光華華》的歌詞唱起來雖押韻,聽起來有個樣子,但卻沒有實際內容,讓人摸不着頭緒,「這跟政府拆別人房子一樣,聽起來有個名目,但實際上是毫無邏輯、沒有原則的。」
徐堰鈴表示,這齣戲不斷提出疑問讓觀衆反思,什麼是真正的客家文化,「我無法代表客家人,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我提出疑問,我們一起思考解答。」《離開與重返》將於3月24日至26日在臺北客家音樂戲劇中心2樓劇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