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門》重現近代中國歷史風雲

中國日報網3月13日電 一座宣武門,百年風雲史。由導演王小康執導的史詩鉅製《宣武門》正在北京衛視、愛奇藝、騰訊視頻熱播。在歷史正劇久違熒屏的當下,這部講述近代中國歷史風雲、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史詩力作緣何備受關注?除了史劇本身的歷史氣象,更在於這部劇拍出了品質、筋骨和情懷,真正讓觀衆深入歷史洪流中的小人物命運,激盪人心。

該劇從1898光緒二十四年講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波瀾壯闊展現了戊戌變法、八國聯軍侵華、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等衆多歷史事件。在王小康導演的鏡頭表現下,《宣武門》以人寫史,敘事重點並不在彪炳史冊的大人物身上,而把鏡頭對準北京一戶做玉器的普通人家,從一戶人家的命運變遷來講述北京城的歷史變遷,用一件玉雕國寶的抗爭守護史"以小見大"展現風雲變幻中的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

正如劇中李家父子精雕細琢玉石榴,《宣武門》也歷時多年打磨,每個細節都展現出這部劇的製作品質與格調。1:1搭建宣武門老街,如同一座歷經滄桑的豐碑,見證着八國聯軍進城、東北軍進城到侵華日軍進城的歷史鉅變,街巷的每一聲嘶鳴馬蹄和軍隊拼殺聲都在傾訴着中國曾經的戰爭創傷。從片頭百轉千回,抑揚頓挫的京胡鼓點到飄蕩着老北京吆喝、豆汁張叫賣、街頭賣藝叫好聲的市井風情,再到大到慈禧太后,小到黎民百姓的身份服飾,無不透出一種精細、真實的大劇品相。在視覺呈現上,《宣武門》無疑做到了史詩劇該有的製作品質,尊重歷史,細節豐沛,華而不俗。

但歷史劇最精彩的不只是歷史,更是人。不論廟堂之高的位高權重者,還是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百姓,有情有義有筋骨纔是人物身上最亮的光。《宣武門》中,幾乎每個人物都各顯風流,自成特色。在斯琴高娃演繹下,垂簾聽政的慈溪太后不怒自威,氣場強大,也會聽戲時感嘆,"大清國到了這地鏡兒,就沒有擎天一柱,就缺個趙子龍",盡顯末世窘態和無奈。張豐毅詮釋的李雲棉不卑不亢,充滿了小人物的智慧和品性,外可硬鋼八國聯軍統帥,內可智鬥老佛爺保全性命,審時度勢安排婚事,爲兒子排憂解難。一箇中國人、小民、嚴父、玉雕匠人的形象被他演繹得立體生動,入木三分。而在任重、童蕾、王自健、李依曉等人的精彩詮釋下,宣武英豪們無不形象生動,正氣滿滿,透着一股頂天立地、有情有義的精氣神。

以人觀史,託物言志,宣武門和玉石榴是《宣武門》最重要的敘事線索和象徵。劇中的"宣武門"不僅是一個地點,更是一個歷史座標,見證衆多事件,象徵着中國百年滄桑變化。玉象徵中國傳統文化與君子品格,而"玉石榴"寓意"中華56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更顯深刻立意。國寶玉石榴的守護與傳承貫穿全劇,它不僅是李家人的信仰與榮耀,更是中華民族堅韌不屈、薪火相傳的精神象徵。由此可見,《宣武門》有機融合,表現手法精妙,拍出了近年來國產劇罕見的歷史格調和文化立意。觀看《宣武門》,你會深刻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這句話凝聚了《宣武門》的民族氣節,統領全劇,衆多情節彰顯了家國情懷。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選擇捨身取義,喚醒民衆,譜寫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豪情壯歌。李天順和老街人拼死保護俠士王五,只因王五做的事是大義之事。受牽連的李天順蒙冤入獄,命懸一線,老街的街坊四鄰伸出援手,湊錢營救這位英雄少傑。八國聯軍進北京,面對洋人的槍炮,宣武老街的百姓全民皆兵,奮起抵抗。孤身面見八國聯軍統帥西摩爾,李雲棉鏗鏘直言:"老街有千年歷史,燒了這條街,就是和全北京人宣戰。"這個老實本分的玉雕匠人無畏生死,要求敵軍立刻從老街撤出去,同時舉槍擊中自己的腿以明志,其"雖千萬人吾往矣"膽識和勇氣彰顯了中國人的錚錚鐵骨,震撼人心。

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中華民族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以劇傳史,弘揚民族精神的《宣武門》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溯和追憶,更是一次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致敬,流淌出詩意的史劇氣象和中國傳統文化韻味。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