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日增!在大陸同業削價競爭下 歐美車廠設法降低電動車成本

面對來自中國大陸同業的壓力,歐美各大車廠正努力壓低電動車成本。路透

面對來自中國大陸同業的壓力,歐美各大車廠正努力壓低電動車成本,以便讓電動車價格和利潤空間和汽油車款相近。

路透報導,歐洲的Stellantis和雷諾汽車(Renault)正發展價格較令人負擔得起的電動車;而美國的通用(GM)和福特汽車(Ford)也開始思考與他廠建立合作關係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豪華電動車製造商Lucid於15日將旗下車款Air Pure的起跳價調降10%,至69,900美元,爲一個月內二度降價。上週,電動卡車製造商Rivian也將其車款降價3,100美元,降幅約4%。

在比亞迪等大陸業者的削價競爭下,這些西方國家的車廠遭遇的壓力日增。日經本週報導,比亞迪正考慮在墨西哥設立一家組裝廠,就近將產品輸入美國市場。

高昂的製造成本,已成爲電動車普及化的一大阻礙。歐美車廠在銷售上難以趕上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如今大陸車廠的加入,更加劇市場的競爭局面。

雷諾執行長梅奧(Luca de Meo)日前在分析師會議上說,「大家都想把電動車成本降到和傳統內燃機引擎車款相當」,一般而言電動車成本約有四成用於電池,小型車因電池體積相對較小,比大型車更能降低成本。

福特也正評估自家車款的電池策略,已成立一個專門團隊來設計能匹敵比亞迪的低價電動車。福特執行長法利(Jim Farley)說,若不能在全球與中國車廠公平競爭,那麼在未來幾年內,福特20~30%的收入都會陷入危險之中。福斯先前預測,旗下電動車今年將虧損50~5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