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要大國的纔有用!島國請節哀……
蔡育岱 譚偉恩
或許您已知道本年的全球氣候談判(COP18)在卡達首都多哈召開,或許您已知道這次的談判結果又是再度的空轉,但或許您可能不知道這次會議深刻地反映了深情與冷漠的兩種談判立場。就在12月8日的COP18會場上,菲律賓代表在其簡短的立場聲明中,數度哽咽,內容中誠摰呼籲各國「睜開眼睛,看清實際,勿再遲延,莫再推拖。」此一情形在正式國際會議場合鮮見,自然引起相當關注,但是否因此發揮任何具體效果,爲此後的全球氣候談判或相關治理工作帶來契機?
根據菲國官方媒體初步的統計,颱風Bopha(此爲菲國今年的「第16個」颱風)重創該國Mindano島;造成死亡人數逾500名,31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全國經濟損失保守估計約3億美金以上。事實上,暖化現象導致的異常氣候事件佔據2012年不少新聞版面,菲國並非單一案件。空前嚴重的旱災與史無前例的暴風都在這一年襲擊了美國;此外,非洲、東南亞,甚至是相當置身環保政策的歐洲,也均因各種極端氣候災變而導致財物損失及民衆傷亡。在這史上年均溫最熱的2012年,聯合國的環境計劃署(UNEP)公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concentration)從2000年起算至今,已經增升了20%。世界銀行(World Bank)則估計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平均上升攝氏4度,極端的熱浪會加速旱災發生機率,而海平面的上升會導致更多洪患,全球糧食危機將更形嚴峻。
暖化現象所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極端氣候早已實實在在地威脅各國全球人類安全。但當具有領導地位的大國冷漠以對,而經濟發展的新興工業化國家自私自利時。弱小島嶼國家的眼淚又豈能獨力改變根深蒂固的經濟市場結構,並化解南北國家在承諾義務與碳減量方式上的歧見鴻溝。COP18在理論上本該是承先啓後的關鍵氣候治理會議;總結「京都機制」的過去,並在「德班平臺」上建構可能的永續未來。但從聯合國氣候變遷秘書處公佈的新聞稿與最終談判文件觀之,無疑又是一場浪費時間、資源與人力的國際聚會。與會國家的代表多數在示範「孔融讓梨」與上演互推太極的戲碼,有幾個是如菲國代表Naderev Saño一般憂國憂民的官員?口惠不實的氣候談判結果終究只能扮演氣候治理的平臺角色,而無法施展解決問題的充分動能。政治領袖在談判過程中捍衛國家經濟利益或許無可厚非,畢竟經濟危機的迫切未必亞於氣候災變。然而,各國政府豈可年復一年允許國際社會在氣候治理上空轉無所成(例如:有關農業、水資源與糧食安全的議程談判在第11天的會期後寧靜地落幕,沒有實質或有拘束力的共識),冷漠以視國內人民飽受災害之苦?
有實益和法效果的共識性承諾不僅在COP18沒有出現,在往後三年內(即2015年以前)恐怕也難以在國際間形成,而小國代表真情的眼淚更難以在講求自助和國家利益的政治談判桌上博得大國支持。最易受極端氣候威脅的島國應看清此一殘酷真相,勿再流淚,節哀順變。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學副教授;譚偉恩,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