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北市土地難尋 研擬輪候制
北市明倫社宅室內廿五坪,但陽臺竟有八坪之多。圖/北市都發局提供
臺北市是全臺社宅興辦進度最快縣市,但北市寸土寸金,未來恐陷入無地可蓋困境。北市都發局長王玉芬坦言,臺北公有土地資源非常稀缺,前市長郝龍斌、柯文哲任內大量盤點公有地,最多隻盤出兩萬多戶,找地蓋社宅處於非常困難時期,但會積極透過公有土地平臺持續找適合的土地興辦。
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十一月底,北市已蓋好社宅一萬一六一四戶,興建及已開標八三六五戶、規畫中八十戶,總計兩萬五十九戶。爲解決社宅供不應求困境,北市府正研擬推輪候制,目前還在討論相關配套。
市長蔣萬安上任接續社宅政策,新盤點多處潛力基地,力拚再蓋七千戶,其中文山區樟新市場用地、原黎元市場用地、新工處保養廠已編列明年度規畫設計預算,最快二○二六年動工,合計五百四十戶。另外還有北投及內湖機廠、誠正國中等。
「容易蓋的地,早被盤點走了。」王玉芬坦言,財政局能盤點出來的公有土地幾乎都是零碎地,就規模成本根本沒辦法蓋社宅,市府會跨局處研議讓閒置校舍釋出一些土地,透過市有建物及用地整合運用導向都市發展(EOD)模式,持續興辦社宅。
王玉芬認爲,北市寸土寸金、公有地稀缺,未來社宅或許可朝「區域生活圈」方向思考,住宅政策加入交通建設一併思考,如基隆土地較便宜,可解決沒地、成本高問題,社宅不在地價精華地區,成本、租金會比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