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領域反壟斷指南將出臺
南都此前報道,國家反壟斷局6月18日發佈《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全年罰沒21.63億元,醫藥領域佔超八成。
自2019年起,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已連續5年編撰發佈年度報告。此外,南都記者關注到,在盤點監管執法成效的同時,《報告》也用專章對公平競爭政策的實施情況作了介紹。數據顯示,2023年反壟斷執法部門督促各地區、各部門修訂或者廢止違反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政策措施1.76萬件,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4218件。
6月21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總監許新建答南都提問時表示,將加強排除、限制競爭政策措施的常態化清理工作。
1
醫藥行業反壟斷監管持續高壓
數據顯示,2023年醫藥行業共查處2起壟斷協議案、5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罰沒金額合計約17.72億元,佔到全年罰沒金額的八成以上。
部分企業幾倍甚至幾十倍地擡高售價
醫藥反壟斷罰單爲何如此之高?長期關注反壟斷領域的北京市偉博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杜廣普認爲,這主要受反壟斷較爲嚴厲的處罰機制所影響。一般情況下,企業從事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爲的,可能面臨上一年度銷售額1%至10%的罰款。近年來,在大部分案件中,作爲罰款測算基數的銷售額並不限於涉及壟斷行爲的產品,而是按照“全口徑”進行測算。這也直接意味着,企業總體營收規模越大(而非僅考慮單一產品),其面臨的罰款數額則可能越高。
此外,杜廣普告訴南都·反壟斷前沿,在醫藥壟斷案件中,部分企業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地擡高售價,從中攫取鉅額壟斷利潤。因此,部分案件還會因沒收違法所得而使總的罰沒金額顯得很高。例如,去年罰沒金額排在前兩位的醫藥壟斷案件,沒收違法所得約11.84億元,約佔全部7起案件罰沒金額之和的66.84%。
沒收的醫藥領域壟斷違法所得最高一筆超十億元
根據《報告》統計,去年執法機構查處的7起醫藥領域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中,共有三筆罰單達到億級。
一起是東北製藥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被罰1.33億元。另一起是遠大醫藥與武漢匯海壟斷案,合計罰沒超過3億。其中遠大醫藥被處銷售額3%的罰款1.36億元,沒收違法所得1.49億元,武漢匯海被罰412.68萬元,沒收違法所得3092.48萬元。
最高的一筆罰款出自上藥生化等四家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一案,反壟斷執法部門開出高達12.19億元的罰單,所沒收的壟斷違法所得就高達10.04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反壟斷法》修改時引入了特別威懾條款,對於情節特別嚴重、影響特別惡劣、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壟斷行爲,相關企業可能面臨上一年度銷售額50%的罰款。杜廣普認爲,鑑於近年來醫藥行業壟斷問題所呈現出的特點,未來個別案件可能會觸發該條款。
在行政壟斷執法案件中,醫療衛生領域的佔比也達到18%,僅次於城市管理。《報告》指出,醫療衛生領域案件主要涉及健康體檢、醫療物資配送等行業,以實施限定交易行爲最爲典型。
加強原料藥領域的反壟斷監管
南都·反壟斷前沿關注到,近些年醫藥領域成反壟斷“重災區”。爲加強原料藥領域的反壟斷監管,原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於2021年11月制定發佈了《關於原料藥領域的反壟斷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監管總局於5月29日發佈的《優化營商環境重點舉措(2024年版)》指出,正在研究制定《藥品領域反壟斷指南》。南都·反壟斷前沿從知情人士獲悉,這份指南主要是對醫藥領域反壟斷實踐的總結,目前起草制定工作已接近尾聲,很快將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副教授郜慶告訴南都·反壟斷前沿,這些年監管機構一如既往地重視民生領域的反壟斷執法,尤其關注醫藥行業。該領域執法呈現高壓態勢,是因爲其長期存在的競爭問題突出——比如創新性不足、打價格戰等,建議相關企業轉變經營理念,規範經營方式,更加重視競爭合規。
2
開展17項重點行業市場競爭狀況評估
除了加強民生領域監管執法,《報告》還提到,推進互聯網平臺常態化監管。
南都·反壟斷前沿梳理髮現,在2022年度中國反壟斷執法報告也提及互聯網領域,稱“互聯網平臺反壟斷常態化監管執法態勢基本形成。”2023年,執法機構對互聯網平臺的監管更趨常態化。從執法數據看,去年並未披露互聯網平臺因市場壟斷被罰的案例。全年審結的互聯網平臺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件共計16件,涉及互聯網信息、通用倉儲等領域,執法機構持續釋放“綠燈”政策信號。
在競爭合規倡導方面,南都·反壟斷前沿梳理地方情況發現,2023年至少有3個省市出臺了相關的互聯網合規指引。比如,廣東出臺了《互聯網平臺經營者競爭合規指引(反壟斷)》;湖北也研究制定《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反壟斷合規指引》;上海則以市反壟斷和公平競爭委員會辦公室名義制定發佈《互聯網平臺企業競爭合規評價指引》。
爲提升公平競爭監管能力,《報告》還稱“開展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17項重點行業市場競爭狀況評估”,其中特別披露了快遞服務業、網絡支付和液態乳製品行業的具體情況。
以網絡支付爲例,《報告》認爲,更需重點關注價格協同行爲、聯合抵制交易等價格類橫向壟斷協議。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爲風險方面,網絡支付市場現有商業實踐構成差別待遇行爲、掠奪性定價行爲、限定交易行爲等其他三類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爲的可能性較大。
3
公開27件公平競爭審查督查典型案件
南都·反壟斷前沿觀察發現,每年執法報告裡,都有一定篇幅涉及公平競爭政策的內容。今年報告也不例外,不僅用專章介紹了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情況,還將“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擺在優先位置。
《報告》指出,2023年市場監管部門多措並舉推進這項制度落地生根、深入實施。其中包括健全制度體系、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會同有關部門對2022年12月31日前制定的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開展集中清理等。
數據顯示,2023年督促各地區、各部門修訂或者廢止違反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政策措施1.76萬件,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4218件。
爲發揮案例示範作用,強化制度剛性約束,市場監管部門還公開曝光了27件公平競爭審查督查典型案件。梳理這些典型案例,南都·反壟斷前沿發現,政府部門出臺的各類獎補政策,經常被指有損市場公平競爭。比如有地方通過違法違規給予獎補形式,實施限定交易行爲;也有地方對外地和進口商品、服務或所有制實行歧視性補貼政策;還有的地方制定懲罰性的財政獎補,規定享受財政獎補一定年限內承諾不遷出或企業遷出則追回獎補資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國務院公佈了《公平競爭審查條例》,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公平競爭審查的行政法規。6月2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總監許新建答南都提問時表示,將通過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條例》落實做細。對於已出臺的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文件,如何開展清理工作?許新建強調,“這項清理工作要常態化,繼續深入實施。”貫徹落實《條例》要求,市場監管總局將把公平競爭審查和行政性壟斷執法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全鏈條的監管體系,加強排除、限制競爭政策措施的常態化清理工作,切實爲各類經營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採寫:南都記者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