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追溯監管落地倒計時,零售企業期待降本提效

(原標題:藥品追溯監管落地倒計時,零售企業期待降本提效)

藥品追溯碼監管落地已經進入最後倒計時,剩餘時間不到一個星期。

作爲醫保基金監管的最新利器,從2025年1月1日起,國家醫保局將正式開始藥品追溯碼的監管應用。

藥品追溯碼被稱爲藥品的“電子身份證”,印製在包裝盒上,是每個最小包裝單元的藥品從出廠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標籤。正是其唯一性,使得精準追溯藥品生產信息和流通軌跡成爲了可能。醫保部門藉助追溯碼構建監管體系,旨在打擊串換藥品、倒賣“迴流藥”、空刷醫保等騙保套保行爲,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和患者用藥安全。

醫藥生產、流通、使用全流程、全量信息採集,是追溯碼監管得以實施的前提。此前,國內幾乎所有藥品生產企業,都已經開始在產品出廠時進行賦碼,讓下游有碼可掃。流通環節上游的追溯信息採集率也較高,只是一直未能很好地貫穿零售環節。

近段時間,在政府部門的有力推動下,全國醫藥流通企業,尤其是零售終端,正緊鑼密鼓地掃碼上傳藥品追溯信息。而爲了更好地幫助企業落實藥品追溯合規及醫保追溯碼採集相關要求,12月25日,第三方藥品追溯信息化服務平臺之一的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平臺宣佈:自2025年1月1日起,針對全國零售藥店(單體藥店、直營連鎖藥店、加盟連鎖藥店)和醫療機構,免費提供追溯單據上傳、單據驗證等基礎追溯服務。

目前,醫藥零售正是一片紅海,線下藥店競爭加劇,對深陷經營壓力的企業而言,這項免費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追溯信息採集的成本投入,同時提高採集效率。

我國藥品追溯監管體系正處於構建和完善的過程中,仍存在追溯碼多碼並存等問題,追溯信息全面採集面臨較大挑戰。要確保藥品追溯體系順暢運行,切實發揮醫保基金監管、患者用藥安全保障、促進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等作用,尚需相關主管部門與行業多方協同,給予醫藥生產流通企業和定點醫藥機構更多支持。

追溯碼全面落地應用,醫保基金監管將更加精準、高效

隨着醫保基金收支平衡壓力逐步凸顯,維護基金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空前提升。然而在過去的醫保基金監管中,對於騙保套保行爲的防範和查處難度較大,效率較低。

2023年,國務院出臺意見,強調依託大數據和信息化、數字化平臺,加強對醫保基金使用行爲的實時動態跟蹤。此前由國家藥監局等部門推動建設的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派上用場。

2023年7月,基於追溯碼的慢特病用藥追溯監管體系率先在陝西榆林試點。據當地媒體報道,截至今年6月,在81家慢特病定點醫藥機構,追溯系統共比對214萬條數據,攔截同一藥品再次支付14850次,涉及費用131.02萬元。

試點成果顯著,進入2024年,藥品追溯監管開始加速落地。4月,國家醫保局啓動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採集試點,9月就全面推廣。11月28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佈會,要求企業在2024年新版醫保目錄落地前全部落實藥品追溯碼,實現全程“可追溯”。

而根據國家醫保局今年早些時候制定的《關於在藥品採購環節加強藥品追溯碼應用的方案(徵求意見稿)》,省級藥品集中採購平臺要實行“帶碼掛網”,各級藥品集採實行“帶碼投標”,醫保定點醫藥機構落實“掃碼採購”,做到“逢採必掃”。

12月6日,國家醫保局發文表示,正會同人社、衛健、藥監等部門,共同研究制定文件,協同推進藥品追溯碼在醫保、工傷領域的全流程、全量採集和全場景應用,努力在2025年6月底前實現應採盡採、應掃盡掃、能接盡接。

藉助追溯碼,如何有效防範和打擊醫保藥品串換、倒賣“迴流藥”、虛假銷售套保、製售假藥劣藥等違法行爲?

根據國家醫保局專門發文介紹的相關案例場景,一個最小包裝藥品的追溯碼,只應有一次被最終銷售掃碼的記錄,若存在多次終端結算掃碼記錄,則該藥品就可能是“迴流藥”或是被串換銷售;如果一個追溯碼在同一家藥店被反覆掃描結算,則可能是該藥店將其他商品串換爲藥品進行結算;如果某藥店掃碼結算某一藥品的次數遠大於該藥品入庫數量,則說明該藥店涉嫌重複結算套取醫保資金。還有同一追溯碼信息在不同地區的多個零售端連續出現的情況,真實原因爲:多盒藥都印有完全相同的追溯碼信息,但最多僅有1盒藥爲真藥,其餘藥品均爲假藥劣藥。

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實現全程追溯,各個環節信息完全透明,醫保部門通過大數據,可及時發現追溯碼掃描的異常情況,進而精準鎖定各類騙保套保行爲以及製售假藥劣藥的違法線索。

掃碼行爲的背後,依賴海量的實時計算和雲端存儲。以“碼上放心”平臺爲例,其追溯碼雲計算技術架構,需要做到支持每日數十億次碼計算,百萬級單據秒級計算和千萬級碼查詢毫秒級響應,以此保障數據可靠性,應對全國高頻掃碼需求。

國家醫保局統計顯示,截至12月5日,全國已歸集藥品耗材追溯碼數據82.6億條,實現32個省級醫保平臺、所有市級統籌區全覆蓋,定點零售藥店覆蓋率超過99%。

通過對各地上傳的藥品追溯碼開展分析,一些重複掃碼,涉嫌違法違規的線索迅速暴露出來,監管效果可謂立竿見影。年底前還是企業自查自糾、主動退還違規資金的“窗口期”,到明年就要開始動真格,對嚴重違法違規案例加大約談、曝光力度。

打通藥品追溯最後一公里,零售企業期待降本提效

國家醫保局11月中旬舉辦加強藥品追溯碼醫保監管應用懇談活動以來,中國藥師協會、醫藥商業協會和多家醫藥生產、批發、零售企業陸續發聲,倡議全體員工及同行積極響應政策,做好藥品追溯碼“賦碼、掃碼、上傳”等工作。

相對而言,藥品生產企業對追溯碼應用較爲積極,儘管過去沒有強制要求,對藥品最小包裝賦碼也增加了相應的成本,但追溯碼有助於藥企維護自身權益。具體而言,可以跟蹤藥品流向,防止假藥、劣藥進入流通渠道,以及避免藥品流通過程中的“竄貨”現象(產品不在合同規定的銷售區域內流通或銷售)等等。

追溯碼應用的難點在於藥品流通環節,尤其是零售終端。醫藥雲端工作室創始人點蒼鶴告訴健聞諮詢,越到藥品流通下游,落實藥品追溯的積極性越差,對零售企業而言,掃碼只是履行醫保定點機構的義務,暫時還看不到直接的收益。

因此,藥店過去的進銷存管理基本只停留在數量維度,掃描追溯碼的成本投入能省則省。但從明年開始,零售終端也需進入全程“可追溯”的監管環境。這對藥店意味着新的挑戰,不僅限於軟硬件、人力資源投入和大量掃碼的時間成本,還有新的監管壓力。

一位藥店工作人員透露,最近同事們都在忙着掃碼,店裡還專門新增了掃碼設備。藥品入庫時,每個最小包裝要掃兩次,先在進銷存系統掃商品碼,再切換追溯碼平臺掃追溯碼,銷售結算時,同樣的動作再重複一遍。當被問及是否增加人手時,他表示藥店今年效益不及預期,正在考慮裁員。

要真正打通藥品追溯的最後一公里,流通和零售環節面臨的困難就不能不解決。如果能通過更有效的手段實現一次掃碼,同時滿足監管及日常經營等需求,無疑是企業所歡迎的。

國家醫保局表示,當前正在建設全國統一的供藥品耗材生產、流通企業上傳追溯碼信息的接口,將實現一次上傳、全國通用,無需向每個省分別上傳。同時,國家醫保局還在建立追溯碼、醫保編碼和商品碼的三碼合一映射庫,以及大、中、小包裝追溯碼的級聯映射庫和不同類型追溯碼的識別庫,並向定點醫藥機構和生產、流通企業開放,以降低掃碼工作強度,提升入庫出庫工作效率。

作爲目前國內藥品生產企業使用較爲廣泛的第三方追溯平臺,“碼上放心”平臺提供的免費基礎追溯服務也正是瞄準了零售端的上述痛點。阿里健康表示,爲了更好地支持藥品追溯工作,“碼上放心”平臺多年來持續不斷地優化和打磨產品服務能力和技術架構,可以滿足海量計算、實時計算、可靠計算和安全計算等多重需求。平臺也會免費提供大小碼關聯關係下載,提高終端掃碼入庫效率。與此同時,“碼上放心”還在積極推進三碼合一服務,通過建設追溯碼、醫保編碼、商品條碼的三碼映射庫,幫助零售藥店實現一次掃碼完成追溯上傳、醫保採碼及銷售結算等操作,提升效率。

未來有沒有可能基於一個統一的追溯平臺,做到真正的三碼合一?業內專家認爲,可以看到這樣的趨勢,但短期內難以實現。“每個關聯部門制定的政策,相應的技術手段和現有的體系,並不是通過一紙行政命令,馬上就可以切換或者重組。”

事實上,追溯碼的應用場景不僅限於監管,它還有助於推進醫藥流通領域數字化建設,給企業帶來直觀效益,並且目前在國內已有成熟案例。比如,11月26日舉行的“可持續市場倡議”中國理事會健康系統工作組成果發佈儀式上,阿里健康、默克、諾和諾德等多家企業聯合發起《醫藥企業藥品流通資料電子化行動倡議》,就是將溯碼應用於電子藥檢報告單自動發送服務和首營資料交換服務,解決傳統紙質資料耗紙張、易出錯、難保存等問題,幫助企業降本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