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爲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法規政策要“破”“立”並重

近日來,包括國家發改委、司法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在內的多個國家部委陸續發佈公告,徵集各類法律法規政策不平等對待企業的問題線索。其目的在於通過清理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等,破除地方保護和所有制歧視。

從這些公告看,徵集問題線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妨礙市場準入和退出,妨礙要素平等獲取、自由流動和商品、服務自由流動,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加強行政監管執法。

爲不同地區、不同所有制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發展環境是市場經濟要義。在當前努力促進經濟復甦向好的大背景下,清理妨礙企業公平競爭發展的法律法規政策,並進行新的立法立規立策就顯得十分迫切。

其一要明確妨礙企業公平競爭發展的痛點難點卡點在哪裡,地方保護和所有制歧視是最突出的表現形式。

前者包括限制外地和進口商品、服務進入本地市場或阻礙本地商品運出、服務輸出,排斥、限制外地企業參加本地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排斥、限制、強制外地企業在本地投資或設立分支機構、營業場所,對企業在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獲取方面實行不合理的限制性規定等等。

後者比較隱性,因爲除了一些特殊行業,很少有法規政策明確規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會受到限制,通常的說法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但是,各類“旋轉門”“玻璃門”的存在還是一個需要加大氣力解決問題。今年2月初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指出,要加大力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做法,切實保障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參與競爭。

其二要加快法規政策的“破立”進度,抓緊消除障礙,抓緊確立新規。

多個部委密集發佈徵集各類法律法規政策不平等對待企業的問題線索公告,就是在加快“破”的進度,線索徵集包括了很多細節,也要充分聽取企業的意見。

在今年2月初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件39件;指導各地區、各部門修訂或者廢止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1.76萬件。“破”的方面正在抓緊進行中。

《民營經濟促進法》是民營經濟領域一個重要基礎性法律,加快其立法進程,將加快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切實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根據今年的立法計劃,《民營經濟促進法》將會在年內初次審議。“立”的方面也在提速。

其三要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監管,尤其是要避免歧視性、隨意性、隱蔽性執法。

一方面,要對現有行政法規開展集中清理,切實減少法規“打架”的現象,尤其是要對地方性法規政策抓緊清理;另一方面,要加強執法監督監管,建立完善的執法監督體系,避免執法機關對不同地區、不同所有制企業區別設置行政自由裁量權基準。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其中提出,要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法規制度體系建設,推進行政執法監督立法,健全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制度,完善行政執法行爲規範,健全行政執法管理制度。這也是給一些歧視性、隨意性、隱蔽性執法戴上了“緊箍”。

總之,抓緊清理帶有地方保護、所有制歧視的法律法規政策並出臺新的舉措,對營造企業公平競爭發展的環境至關重要,需要加快“破”和“立”的進度,着力完善頂層設計,更好保護所有企業主體的合法權益。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執法監督,建立更加完善的執法監督監管體系,讓近期出臺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