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小鎮爲何讓人“見之不忘”

利用意大利留學兩年的機會,我遊覽了歐洲一些耳熟能詳的城市,從“時尚之都”巴黎到“永恆之城”羅馬,從“音樂之都”維也納到“多瑙河明珠”布達佩斯。這些城市宛若一位位飽經滄桑的老者,見證了千百年來人類文明的延續與傳承。但讓我“見之不忘”的,是比比皆是但又風格迥異的歐洲城鎮,其中,意大利小鎮更是如此。

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意大利,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有4個,全國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人口規模不足20萬的中小城市以及數以千計的5萬人以下的小鎮。位於意大利西北部、距離都靈市區10公里、被阿爾卑斯山環繞、人口不到4萬人的小城鎮——維納里亞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望得見雪山、看得見護城河、尋得見歷史”的獨特魅力,把我深深地吸引。

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意大利小城鎮建設的一大特色,也是給我的第一印象。維納里亞小鎮多年來成爲歐洲遊客青睞的“打卡”地,主要是因爲其始建於17世紀中葉的維納里亞王宮——當年皇室狩獵的行宮。宮殿面積達8萬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1658年薩沃伊公爵卡洛二世下令建造這個行宮,送給王后作爲休憩的場所。1693年法國佔領都靈地區,維納里亞王宮落入敵手。其在後續改造中融入了凡爾賽宮的奢華風格,之後在拿破崙統治時期改建成爲營房,在兩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中又幾經易手。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最終在2007年完成了歷時8年的精心修復並對外開放。維納里亞王宮傳奇般的歷史融合了意大利、法國等多位建築師的風格,成爲巴洛克式建築的典範。

我們從都靈乘坐旅遊專線公交車直達維納里亞,大約一個小時後,逐步進入阿爾卑斯雪山的“懷抱”中,路旁有清澈的小溪一路引領。在維納里亞曾經的護城河旁,我們踏上了維納里亞有着300多年曆史的青石板路。它整體呈“中”字形,直達王宮大門口,路兩旁的三層白牆小樓,在陽光的輝映下顯得更加潔白無瑕。走到半路,一個橢圓形的德爾安農齊亞廣場將我們“包圍”。廣場左右各有一座聖母瑪利亞教堂,教堂的鐘聲一到整點準時響起,和着教授的講解,彷彿將遊人帶回了文藝復興時期,聆聽小鎮的前世今生。方圓約20平方公里的小鎮上,商鋪鱗次櫛比,餐館、酒吧和紀念品店琳琅滿目。這也是一座可以慢慢欣賞的小鎮,這裡的每一塊磚瓦、每一盞路燈、每一扇門窗都是藝術品,值得細細品味。小鎮的建築樣式以聯排式獨立式住宅爲主,建築風格以興建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築居多,歷經數百年風雨仍然熠熠生輝。而居民改建和新建房屋、古建築翻新都需要嚴格審批,外加居民協商,這些住宅的高度在建造當年就不允許超過皇室的王宮,顏色也由皇家決定,因此無論是建築層高外觀設計還是牆體顏色,當地都遵循着歷史慣例。

芬蘭著名建築師沙裡寧說過:“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麼。”可以說,這座城鎮的建築體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鮮明的風格特色,對其他民族的建築文化精華做到了兼收幷蓄,形成了一種新的內聚力,賦予人們強烈的歸屬感和自豪感,真正讓人“見之不忘、情之所鍾”。

以人爲本的設計理念

歷史遺存的更新性保護既是造福子孫後代千秋偉業,也是一項極其複雜而又精細的工作。在城市更新改造中,要按照“修繕保護+活化利用”的原則,下一番“繡花”功夫,真正做到“留人、留形、留神韻,見人、見物、見生活”。

人文主義精神的體現是其城鎮規劃的又一圭臬。這一點我在維納里亞進行規劃調研時體會頗深。當地規劃部門負責人向我們介紹,近年來,當地政府在完善旅遊基礎設施、美化景區環境方面狠下功夫,比如擴建停車場、開發商鋪、改造景區路面等。但是維納里亞城鎮規劃部門並沒有盲目的堅持以景區、遊客爲中心,該負責人強調說:“我們並不希望遊客只是看了一眼王宮就離開,而是希望他們能深度瞭解和體驗維納里亞這個地方的景觀之美和人文之美,因此對維納里亞景區外的大片居民區的修葺更新工作,我們會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和財力,這不僅是爲了遊客,更是爲了當地居民。”之後,我們與當地居民進行了交流,他們表示,相較於王宮這個景點,居民們更願意積極參與維納里亞小鎮的“老舊居民區修復計劃”,與相關部門共同商討修繕居民區內的圖書館、廢棄房屋和商業中心等老舊基礎設施。

維納里亞保持旺盛生機與活力的另一個重要秘訣是具有發達的特色產業支撐。得益於都靈市20世紀菲亞特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輻射帶動效應,維納里亞小鎮的塑料、材料化工工業和建築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但隨着汽車產業的衰落,當地配套工業逐漸被淘汰,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維納里亞相關部門積極推動城市產業轉型。比如大力發展道路交通,融入都靈大都市圈;當地政府、意大利中央政府以及歐盟委員會共同出資修復維納里亞王宮。自2007年王宮開放以來,維納里亞先後舉辦了29個大型展覽、2450場音樂會、350場活動,推出2.5萬條針對各年級學生研學線路。這些舉措推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繁榮發展。此外,維納里亞政府與都靈理工大學成立了一個文物修復工作室,主要負責王宮內各種藏品如畫像、瓷器、桌椅等的修復、保護,此舉不僅使得王宮文物能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而且該工作室與博羅尼亞大學、米蘭理工大學等意大利高校對接合作,幫助當地不少人尤其是青年學生解決了就業問題。如今,全鎮約有30%的居民從事與文化、旅遊相關的工作,每年接待了全都靈約50%的旅遊人口,當地旅遊業者年均收入高出其他行業薪資水平50%。堅實的產業支撐使得維納里亞成爲意大利訪問量最大的五個文化遺址之一,也讓住在鎮上的居民不缺生計、不離故土、不忘鄉愁

維納里亞作爲旅遊重鎮,具有堅實的產業根基,走的是一條人、城、產融合發展的路子。與之相反,一些地方苦心打造的特色小鎮由於缺乏產業支撐,結果淪爲“空城”“睡城”。只有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才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促進勞動力充分就業,拉動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使城鎮充滿活力和生命力。

便捷的道路交通、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外加大難得一見的自然美景,造就了維納里亞獨特的魅力。“未見土地廢棄,未見垃圾堆積,未見人口凋敝”,這裡就是“詩和遠方”。這是我對於意大利小鎮的直觀感受,也是我對未來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