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最難過的坎,是父母的“情緒污染”

心理諮詢師常軍說他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

一個家裡,父母不高興,孩子也沒有資格高興,孩子要是高興,那就意味着對父母的不孝順。

其實,美國洛杉磯大學心理學家加利·斯梅爾早就指出,情緒是具有傳染性和擴散性的。

讓一個心情愉悅的人,同一個情緒低落的人共處一室,結果不久後,原本快樂的人也變得悶悶不樂了。

而這種現象在家庭成員之間,尤爲明顯。

這,就叫“情緒污染”。

生活中,父母的糟糕情緒,很多時候就像流行病毒一樣在家庭中肆意傳播。

一旦孩子被父母的負面情緒污染,自己的生命能量也會隨之不斷消耗,逐漸變得自卑、懦弱、消極、悲觀。

特別是父母的以下四種行爲,最容易讓孩子成爲壞情緒的受害者,一定要警惕。

第一種:

父母頻繁發脾氣

作家張德芬曾分享過自己的經歷:

一天早上,她接到電話,說業務進展得很不順利,同事也因此向她發牢騷,讓張德芬憋了一肚子火。

掛掉電話後,她發現兒子在樓上磨磨蹭蹭半天不下來。

張德芬頓時就怒了,衝兒子吼道:“動作這麼慢!在樓上磨那麼久,我應該送你當兵去,把你訓練得動作快一點!”

沒想到,兒子卻說:“哪裡慢了,今天要穿制服,還要打領帶,很複雜的。”

此話一出,張德芬更生氣了。

爲此,兩人大吵一架。

到了要出門的時候,張德芬又聽見兒子大聲訓斥妹妹,讓她趕緊收拾。

張德芬正想出言制止,突然意識到,這一刻,兒子像極了剛纔發脾氣的自己。

這時,張德芬才明白,正是早上那一通電話讓自己變得暴躁,而自己的壞情緒,又傳遞給了兒子。

最終導致家裡所有人,都被負面情緒所污染。

教育家尹建莉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再開朗、再活潑的孩子,也承受不住父母發脾氣時一次又一次的怒吼,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少年憂鬱症》一書中,有個叫小高的男孩。

他家境不錯,成績也好,卻在高三那年患上了抑鬱症,幾次三番想要自殺,而這一切都跟他暴躁易怒的母親密不可分。

從小到大,母親總是因一點小事就會對他大發雷霆。

因沒背下乘法口訣,母親氣得在大庭廣衆之下暴打他;

高中課業壓力大,小高和同學出去打球散心,母親痛罵他玩物喪志。

在小高看來,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就如同被困在一個滿是機關的牢籠裡,一不小心,就會觸動媽媽敏感的神經。

讓他眼裡沒了光,心裡沒了愛,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

很多時候,孩子就是父母的“情緒接納器”,毫無遺漏地承載着大人每一次失控的惡果。

只有剋制住自己的壞脾氣,父母才能成爲家庭的定海神針,爲孩子提供能夠滋養一生的幸福源泉。

第二種:

父母總是消極抱怨

一位心理諮詢師發現,自己的來訪者中有一類人身上總是有一股“沉重感”,精神時刻緊繃着,即使遇到開心的事,也很難獲得真正的放鬆和快樂。

而這類人背後,往往就站着喜歡抱怨的父母。

來訪者芬芬,就是其中一個。

從小到大,媽媽總喜歡跟芬芬訴苦,說丈夫木訥,婆婆對自己挑三揀四的時候,丈夫從來不知道幫自己說話;

說要不是因爲有了芬芬,自己早就跟丈夫離婚了;

說自己每天辛辛苦苦買菜做家務,卻依舊要面對丈夫的臭臉……

就這樣,芬芬漸漸覺得這一切好像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的存在,導致媽媽不能離婚,從而有了吃不完的苦。

芬芬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媽媽的痛苦,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聽話。

無論是選專業,找對象,甚至是面對自己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芬芬都習慣性地委屈自己,儘量做讓媽媽滿意的選擇。

可這樣長期的壓抑自我,卻讓芬芬感到不堪重負。

時間久了,她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取悅自己的能力,活得疲憊又痛苦。

習慣性抱怨的父母,就是在往孩子的心靈上投毒。

你以爲抱怨兩句,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實際上,抱怨的本質就是一場“痛苦轉移術”:

吐掉苦水的父母,神清氣爽、一身輕鬆;

而被迫承受父母委屈、疲憊、不滿的孩子卻被摧毀了快樂,削減了能量,最終,令孩子一事無成。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則視頻。

一個孩子問媽媽:“你工作那麼辛苦,都是因爲我嗎?”

沒想到媽媽卻說:

“不是的,寶貝。工作辛苦是因爲工作是辛苦的,不論誰做,都會辛苦。就像檸檬是酸的,不論誰咬一口,都會覺得酸。”

短短几句話,溫馨又治癒。

很多時候,向孩子訴苦、抱怨,不僅對我們處境的改變起不到一絲一毫的作用,還會把孩子也拉入痛苦的深淵。

父母積極樂觀,不輕易喊疼叫苦,孩子才能獲得快樂和安全感,學會做自己人生的擺渡人。

第三種:

父母經常爭吵不休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爲何愛會傷人》一書中指出,爸爸、媽媽和孩子,其實是個情感的三角關係。

只有夫妻關係和諧穩固,家庭才能積極陽光,孩子纔會形成非常健康的心理模式。

反之,則會像一個黑洞,逐漸吸走孩子的精氣神。

電視劇《人世間》中,就有這樣一個案例。

喬春燕和大寶,是一對夫妻。

經常一言不合就動手,要麼砸鍋摔碗、亂扔東西,要麼兩口子互相拳打腳踢、互不相讓。

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想睡個安穩覺都難。

可夫妻倆卻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反而經常指責孩子不好好學習,考試不及格。

直到高考後,孩子成績不理想,離家出走。

找不到孩子的兩口子徹底慌了,這才意識到,自己平日裡的所作所爲,給孩子造成了多麼巨大的傷害。

父母無休止的爭吵,讓家裡充斥着低氣壓。

哪怕是襁褓中的嬰兒,長期面對父母的衝突,也會陷入焦慮緊張的情緒當中。

一項調查顯示,如果父母不和,6個月不到的嬰兒就能發現情況不妙,生理指標也會相應發生變化,例如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壓力激素分泌等。

這樣長大的孩子,不是活在愛中,而是活在恐懼中。

哪怕時光荏苒,也無法撫平心中的傷痛。

演員徐靜蕾在《魯豫有約》中說過一句話,她說:“婚姻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它不一定是適合我。”

魯豫問她:“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徐靜蕾便坦言:

家裡烏煙瘴氣,孩子不僅無法安心學習和生活,還會陷入無盡的內耗。

所以,如果真愛孩子,請不要當着孩子的面與另一半爭吵,用平和的方式處理矛盾,孩子才能重拾安全感和歸屬感。

第四種:

父母平時過度焦慮

著名學者洪蘭有個同事,曾特別緊張孩子“肚子疼”。

因爲是早產兒,孩子小時候經常因爲肚子疼而哭鬧。後來,即使已經痊癒,這位媽媽還是放心不下:

孩子讀幼兒園時,她時不時打電話給老師;

孩子讀小學後,她更是常常去學校看望。

她總是不停地想,孩子上課、考試的時候會不會突然不舒服,萬一影響了成績,那可如何是好……

其實,不單單是這位媽媽,在洪蘭接觸的上百位家長中,每對父母都有自己的焦慮。

有人擔心孩子走彎路成績差;有人害怕他們青春期叛逆不聽話;還有人憂心孩子的性格、心理、社交。

然而,不是所有的擔心、憂慮都能化身爲“愛”,被孩子所感知。

很多時候,父母的過度焦慮,正在變成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默默傷害着孩子。

紀錄片《起跑線》中,就有這樣一位媽媽。

因爲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她把女兒的課餘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尤克里裡、聲樂、舞蹈、西班牙語、邏輯思維等等。

每到週末,爲了趕上四散的各種補課班,母女倆跟打仗一樣。

從早上七點一直到下午五點一直不停地奔跑、趕車,午飯時間也被壓縮到按分鐘計算。

就這樣,女兒才7歲,稚嫩的臉上就寫滿了疲憊和委屈。

事實上,被焦慮推着走的父母不僅會剝奪孩子學習的興趣,傷害孩子學習的動力,還會讓孩子的心理蒙上一層厚重的陰影。

在這種氛圍下,孩子活得壓抑,父母過得疲憊,全家人都感受不到任何幸福。

兒童心理學家艾莉森,將家長分成了兩類,分別是“園丁”和“木匠”:

木匠式的父母,嚴格要求孩子在點點滴滴上都精準無誤,自己也活得很累;而園丁式的父母,會創造一個鬆弛的環境,順應孩子的天性,讓他們自由成長。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信任和放手。

少一點焦慮,多一些祝福,孩子的人生花園纔會綻放出生機勃勃。

作家富蘭克林說:“一個壞蘋果,足以弄壞一筐蘋果。”

同樣,如果父母總是像傾倒垃圾一般,向孩子肆意發泄憤怒、不滿、焦慮的情緒,整個家都會深受毒害。

只有父母修煉好自己的情緒,陽光才能照入孩子的人生。

從今天起,記得把壞情緒關在門外,把笑容留給孩子,少一些戾氣和怨氣,多一些樂觀與和氣。

如此,孩子才能無畏前行,朝着自己的目標進發。

點個贊吧,與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