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一個小心翼翼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最近,刷到這樣一則視頻。
一天晚上,媽媽在書桌旁輔導兒子寫作業。
男孩有些懶散,很多題目不經思考就詢問,已經完成的部分也因粗心出了許多錯。
反覆幾次後,媽媽再也忍不住了,對着他一頓怒吼。
見媽媽如此生氣,小男孩也知道自己犯了錯,變得戰戰兢兢。
發泄完情緒後,媽媽把筆往桌子上狠狠一摔,起身想要離開房間。
小男孩看到媽媽要走,趕忙伸出手扯着媽媽的衣服。
情緒上頭的媽媽還是沒平復下來,走到客廳裡繼續大聲吼叫着。
小男孩害怕地趴在桌子上,不知所措地開始寫作業。
大約一分鐘左右,小男孩又悄悄躲到門後,把耳朵貼在門上,仔細地觀察着外面的動靜。
隨後他拿起筆寫了一封歉信:“對不起,媽媽,我以後一定會改正的。”
並把這份道歉信遞到了客廳裡。
寫完作業後,還不忘把被媽媽弄亂的桌面收拾整齊。
看到這裡,只覺得格外心疼這個孩子。
然而,視頻下方卻出現了這樣一條評論:“大多數孩子就是欠收拾,吼他一頓就老實了。”
這讓我想起前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樊登的一個觀點:
他說,很多家長都存在一個誤區,總覺得孩子就是得管一管、揍一揍,纔會好好表現。
還有不少家長揍完孩子後,也不當一回事,覺得自家孩子皮實,過一會兒又高高興興跟沒事人一樣。
但實際上,孩子變得乖巧聽話,不是因爲怕了父母的棍棒,而是因爲孩子愛我們遠遠勝過我們愛他們。
那些一邊流着淚一邊寫作業的孩子,那些默默忍受大人責罵、推搡的孩子,都不過是爲了迎合父母,希望父母能夠愛他,能夠以他爲榮罷了。
英語裡有個詞,叫“terrible two”,意思是“可怕的兩歲”。
指的是孩子在兩歲左右時會經歷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原本乖巧可愛的小天使一夜之間就成了小惡魔,張嘴閉嘴就是“我不要”。
這一點,我自己就深有體會。
兒子三歲多的時候,變得格外叛逆。
那段時間,我被兒子搞得焦頭爛額,突然有一天,我發現了一個好用的“魔咒”:
一開始我很是得意,覺得自己的方法靈驗又省事,直到有一天,我聽見兒子的房間裡傳來哭聲。
我慌忙跑過去,兒子還在睡着,但卻止不住地抽泣。
被我輕輕喚醒後,兒子愣了半天,然後一頭扎進我懷裡,放聲大哭,嘴裡還唸叨着“媽媽,我再也不敢了……”
這一刻我才意識到,我自以爲能將“恐懼”當成控制孩子的武器,期待着孩子變爲一隻乖順的綿羊。
但卻摧毀了孩子的安全感,讓他整日活在擔憂和痛苦中。
1920年,心理學家華生找到了一個9個月大的小男孩小艾伯特。
他讓男孩接受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觸摸各種物品,小白鼠、小兔子、面具、棉絮、報紙等。
一開始,小艾伯特並不害怕這些。
直到2個月後,每當小艾伯特摸小白鼠時,華生就會製造出巨大的聲響,把小艾伯特嚇得哇哇大哭。
後來,小艾伯特對小白鼠的恐懼延伸到了其他事物上。
最後,一直生活在恐懼中的他,年僅五歲就去世了。
這個實驗證明了,恐懼甚至能殺死一個孩子。
但後來,華生依舊將這種方式用在自己的兒女身上,他用恐懼和暴力控制着自己的三個孩子。
而這三個孩子長大後無一例外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他的女兒多次自殺未遂,一個兒子一直流浪,另一個兒子則在30歲時因無法擺脫父親的陰影而自殺。
在微博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網友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因不小心踩壞了同學的眼鏡,被對方狠狠扇了6個巴掌。
然而,他不敢反抗,不敢求助,更不敢向父母訴說自己的遭遇。
因爲從小到大,只要父母一不順心就會對他又罵又吼,哪怕自己成績優異也得不到父母的好臉色。
想到向父母傾訴後,可能要遭受他們的批評、責怪,甚至一頓毆打,他決定忍着。
因爲在孩子眼中,盛怒下的父母,比真實的傷痛可怕多了。
他們寧願委屈自己,也不想承受父母的二次傷害。
教育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曾說:
曾有一則新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高中男孩轉學後,頻頻遭遇同學的霸凌:
食堂充值卡被人搶走、書包裡總是被倒滿辣椒醬、想坐下時會有人突然拉走椅子……言語暴力更是家常便飯。
男孩曾多次跟原來學校的同學吐槽,說自己被人欺負,很想念老同學。
而這一切,男孩的父母卻一無所知。
在他們眼中,兒子一如既往乖巧懂事。
當父親詢問他跟新同學的矛盾時,男孩說:“事情已經解決了。”
當男孩的飯卡被搶走,不得已自己準備午飯便當時,他向疑惑的母親解釋說自己要省錢、想減肥。
甚至,在男孩決定赴死的前一天,他都不曾對父母說起自己心中的痛苦,而是親自下廚,煮了晚餐給父母吃。
這個男孩是如此乖順、安靜,小心翼翼地承擔下所有,只爲不讓父母擔心,以至於最親近的人也未能洞悉他千瘡百孔的內心。
對此,心理學者伍罡有個形象的比喻: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就像一隻被捆得漂漂亮亮的大閘蟹,再也不會因爲亂跑亂爬互相打鬥而缺胳膊少腿,但也失去了保護自己的能力。”
在家裡,他們不敢頂嘴,不敢拒絕,也不敢犯錯。
等出了家門,走向學校或社會後,他們也只會唯唯諾諾,任由自己被他人的惡意吞食。
兒童精神科專家希米·康把父母分爲了三大類:
一類是“老虎”,他們習慣用恐嚇、打壓,甚至暴力的方式,讓孩子聽從自己的話;
一類是“水母”,他們面對孩子時軟弱,沒有原則,經常妥協。
而最理想的一類父母是“海豚”,在原則性的問題上,他們有自己的底線,除此之外,他們更願意做孩子的同伴,和孩子平等對話。
就像歌手朴樹的父親濮祖蔭。
作爲一名科研工作者,最初他也希望兩個兒子能走一條相對傳統的道路,但朴樹和他哥哥都對父親的領域不感興趣。
他們直言:“你們希望我們做‘小劉萍’‘小濮祖蔭’,是不可能的。”
濮祖蔭並沒有像大多數父母那樣,用自己的權威逼着孩子就範。
相反,在那個收入不高的年代,濮祖蔭把錢都攢下來,出國訪問時給大兒子買了把電吉他,給小兒子朴樹買了合音器。
時至今日,兩個孩子都很感激父親的尊重和付出。
很多時候,對孩子而言,活得太懂事,太小心,不過是一種無奈和隱忍。
能夠讓孩子勇敢做自己,纔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主持人白巖鬆曾跟兒子開過一個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上了第一,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雖是玩笑,但白巖鬆的態度也讓兒子從小就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害怕考砸。
有一回在第二天有課的情況下,白巖鬆依舊同意了兒子在半夜看自己喜歡的比賽。
事後兒子驕傲地對他說:“我們班沒有一個同學敢這樣。”
也正因白巖鬆的教育,兒子從小到大都興趣廣泛、開朗大方,順利進入世界排名前十的倫敦國王學院。
回顧兒子的成長時,白巖鬆總結道:
“如果成長永遠是一個模式,順理成章,陽光燦爛,潔白無暇,那不是成長,是不合格的文學創作。
成長是真實的、立體的,也會讓人有一些擔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線就行。”
很多時候,孩子的狀態,折射出的是他們內心的模樣。
小心翼翼、沉默不語、逆來順受,都不是該屬於孩子們的顏色;敢於說“不”、堅持做自己,纔是一個家庭送給孩子最好的衣裝。
最後,我想把海桑的小詩《一個小小孩兒》送給大家: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如果他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阿姨好再見再見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着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爲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點個贊吧,與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