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協議」嚐到甜頭! 英國重啓駐伊大使館

英國外交大臣韓蒙德(Philip Hammond)23日出訪伊朗,啓用四年前關閉的使館。圖爲韓蒙德7月16日在耶路撒冷針對核協議記者會畫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與伊朗英國外交大臣韓蒙德(Philip Hammond)宣佈23日重新開放英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是2011年伊朗暴動以來首度開放,兩國外交重新建立。自7月14日伊朗與「五常加一集團」(P5+1)簽署核協議起,兩國關係快速回溫,韓蒙德也成爲近12年來首位前往伊朗參訪的英國外相,與他同行的還有數名英國商業領袖,以及負責談判核協議的英國代表賈斯(Simon Gass)。

2011年11月,部分伊朗大學生不滿英國因核武問題帶頭對伊朗制裁,因而聚集在英國大使館外抗議,焚燒英國國旗、侵入大使館、還挾持6名使館員工,導致雙方關係撕破臉,關閉了彼此的大使館。現在駐德黑蘭大使館已修復完畢,就等韓蒙德前往啓用;另外伊朗駐英的大使館也於同日開放啓用。據《電訊報》指出,修復使館的一切費用都是英國全額支付,共花費數百萬英鎊。當局仍持續向伊朗追討賠償費用。

新任駐伊朗大使已經選定,但尚未公佈,因此大使館初期將由2013年被任命無任所代辦(由外交部長而非國家元首指派的人員)夏瑪(Ajay Sharma)負責館務,並派駐少數外交官員

英國方面表示,韓蒙德的拜訪是英伊雙方外交連結的重要象徵;然而部分伊朗保守派官員仍對這次使館重啓高度存疑。自從哈桑•魯哈尼(Hassan Rouhani)出任總統以來,英國與伊朗的關係逐漸改善。英國總理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和魯哈尼於2013年11月進行電話會議,這是十年來第一場英伊領袖的直接接觸。

▲2011年伊朗部分大學生爲抗議英國帶頭制裁,於英國大使館外焚燬國旗。(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伊朗核協議小檔案

核武問題一直是伊朗與英美國家針鋒相對的主要原因。根據維基百科,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JCPOA)就是以伊朗停止核開發活動爲交換條件,換取國際對伊朗的制裁鬆綁。此協議於2015年7月14日在奧地利維也納所簽訂,參與國有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等五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再加上德國,合稱五常加一(P5+1),另外歐盟也參與其中。

協議內容包括伊朗須大幅降低提煉濃縮鈾離心機數目庫存濃縮鈾的數目、以及將部分提煉設施改爲研究中心等,並開放國際原子能總署視察的權限;列強則解除對伊朗超過1000億的海外資產凍結,並將視其落實協議狀況分階段解除其經濟及武器禁運的制裁。美方表示,此協議機制確保伊朗若是違反協議,一年內也無法制造出核武,讓國際有充足的反應時間

各國在此協議簽訂上持兩極的態度。歐巴馬認爲此協議將「讓我們的國家和世界變得更安全」;但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直指這項協議是「令人震驚的歷史性錯誤」。他擔心伊朗資金的鬆綁將造成過去曾接受伊國資助中東武裝組織再度壯大;俄羅斯總統普丁則對協議表示支持。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