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展秀AI實力 北醫體系三院區展智慧醫療決心

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研發「衛星X光檢查中心」,該產品是以「三層雙能」的方式,讓民衆照一次X光,即可顯影三種X光片。記者陳雨鑫/攝影

臺灣醫療科技展今展開,各家醫院多以人工智慧(AI)爲展出主軸,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展出五大AI產品,其中,因應高齡化社會,用AI結合檢測工具,推失智預測模組,替亞健康患者提早預設失智風險;因應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的發生率增加,研發照射一次即可有3種顯影模式的X光檢查,多項AI產品,凸顯北醫附醫走向智慧醫院的決心。

全臺失智人口被預測已有30萬多人,未來失智症對於社會的負擔,將會愈來愈大。北醫附醫影像醫學部神經放射診斷科主任陳震宇表示,北醫附醫研發「DeepBrain Cognito: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是透過MRI磁振影像,預測未來腦皮質萎縮區域,藉此即可預測民衆未來發生失智的機率,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失智症狀,目前希望能推廣到社區,針對亞健康族羣,提早做一監測。

另,因應肺癌患者愈來愈多,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研發「衛星X光檢查中心」,該產品是以「三層雙能」的方式,讓民衆照一次X光,即可顯影三種X光片,可照出一張軟組織片子、單純骨骼以及綜合軟組織以及骨骼的X光。

北醫附醫事業發展部副主任陳建華表示,衛星X光檢查中心可以降低等待影像檢驗的排隊時間,也可以降低輻射曝光量。且如果體內有心臟節律器,系統會穿過心臟節律器,可以清楚拍攝到後方組織,即時揪出病竈,目前對於肺部結節、肺癌都能協助檢驗,未來不僅能運用在肺部疾病,也能推廣到其他疾病。

其餘展示的產品包含「智慧牀墊壓力感測系統」、「擴增虛擬實境神經性疾病復健系統」、「微創遠端橈骨骨折復位鉗3D列印輔助器材」皆是以AI結合檢測的方式,增加醫療效能。

同屬於北醫體系的萬芳醫院開發「失智症AI數位認知治療系統」,失智症患者透過AI操作,提升日常生活的執行能力;雙和醫院則是主打「全方位腎力精準數位醫療系統」,自動辨識急性腎傷害的狀況,有助於提高回診率。

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傑表示,北醫體系積極發展智慧醫療,除了此次展覽項目外,更配合衛福部政策,轉型次世代數位電子病歷,四院一體,依照FHIR規範,打造以網頁式爲主體架構之單一系統與介面(web-based common architecture、one protocol、single platform),預計今年12月起於附設醫院、雙和醫院、萬芳醫院依序轉換。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表示,北醫大體糸以病人爲中心,將醫療結合科技與綠色永續發展的概念,跟着世界一起往前進,不僅追求醫療品質,更因應世界趨勢,迎接高齡健康的未來。

北醫附醫院長施俊明表示,近年來永續發展的風潮席捲全球,其中醫療產業在照護服務以及藥品醫材的製造上都屬於高耗能產業,智慧醫療的運用可能成爲解方之一。

微創遠端橈骨骨折復位鉗3D列印輔助器材,降低骨科手術的時間,也能降低併發症發生機率。記者陳雨鑫/攝影

臺北醫學大學體系今於醫療科技展以「AI」爲主軸,展示多項結合AI的醫材以及檢驗檢查系統等。記者陳雨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