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0歲的陝州漢子 身懷絕技 窯洞裡藏的都是國寶
前不久,我又一次見到王老師,仍舊是在陝州地坑院裡,他還是那麼開朗樂觀,見到我便熱情地招呼着,倒是我覺得像欠王老師似的,這兩年一直想寫寫王老師的故事,卻總是沒能成稿。
王老師,名叫王馳,三門峽市陝州區人馬寨村人,他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澄泥硯”永興堂的第五代傳人,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出生於50年代,從小就跟隨父輩和祖輩學習澄泥硯的製作;用通俗的話來說,他打小就愛玩泥巴,而且一玩就玩了幾十年。特別是近些年來,他一直堅持在陝州地坑院裡向遊人演示陝州澄泥硯的製作過程,用執着的守護,努力傳承澄泥硯的歷史文化。
記得前年我第一次遇見王馳老師並不是在他製作澄泥硯的院裡,而是在地坑院吹吹打打的娶親隊伍裡,他興高采烈地走在最前面,爲新人鳴鑼開道。
而第二次遇到他的時候,是我在地坑院品嚐十碗席的時候,一擡頭,看見他正在滿面春風地爲我們端碗上菜,他給我的印象就是一位熱心腸的農家大叔。
第三次我與王馳老師碰面,纔是我真正與他相識,當我來到製作“澄泥硯”的地坑院時,才知道他真正的身份是澄泥硯“永興堂”的傳承人,身懷澄泥硯的雕刻、燒製等絕技,他燒製的金蟾硯、老虎硯曾在黃河金三角民間藝術展覽會上榮獲大獎,被有關部門命名爲知名文化產品;看着窯洞裡擺放的那些他親手燒製的澄泥硯和獲獎證書,着實讓我吃驚不小。
陝州位於豫西的黃土塬上,在漢唐都城長安與洛陽之間;陝州人祖祖輩輩與黃土地打交道,澄泥硯,就是陝州人用勤勞的雙手在黃土地裡挖掘出的人類文明的果實。
澄泥硯,是四大名硯中唯一用泥土爲原料來製作的,其它的端硯、歙硯、洮硯都是石硯。而王馳老師出生的人馬寨村,在三大黃土塬的張村塬上,那裡的泥土黏性非常大,特別適合延燒,土質如紅石,尤其是碾碎成粉後,摻合爲料甚佳,所以人馬寨村有着世代燒製土陶澄泥器皿的傳統。據傳,在清末民初時期,人馬寨村燒製澄泥硯的作坊星羅棋佈。
然而,從一抔黃土,到澄泥爲硯,並非輕而易舉。王老師說:“首先需要去挖泥,泥只能從村子裡挖。”,一把鋤頭,一副擔子,先要把從田野裡挖的泥土挑到作坊。
挖泥纔是最簡單的第一步。王馳老師告訴我們:“泥土還需要曬乾、揀選、碾碎、過篩、兌水、澄濾、過細等幾十道工序,確保泥漿中不含雜質後,再把這些成品泥用不吸水的紙包裹起來,放在一口大缸裡,置於陰涼處陳放至少半年時間,纔可以拿出來制硯,陳放的時間越長泥土的穩定性越高。”
王老師邊說邊從箱子裡拿出一塊泥巴,“地坑院的溫度連年都穩定在20攝氏度左右,相比村裡的平房,這裡顯然更適合制硯。”
地坑院,是豫西地區特有的古老而神奇的民居建築,千百年來藏在地平線下 ,“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入戶不見門,聞聲不見人”。我記不清是第幾次來陝州地坑院了,每一次來都有一種尋覓的感覺。我喜歡這些被賦予了文化魂靈的地坑院,這裡一坑一特色,一坑一文化,一個地坑院就是一段歷史文化的重現。王馳老師住的十七號地坑院,可以說就是“澄泥硯”前世今生的展覽館。
硯,古代文房四寶之一,據《陝州志》記載:“虢州澄泥硯,唐宋皆貢,澤若美玉,擊若鐘磬,堅而不燥,撫之如童膚,貯墨不耗,積墨不腐。”,清乾隆皇帝曾盛讚澄泥硯“撫如石,呵生津”,一直視爲國寶。
但隨着現代生活方式的發展變化,硯臺這種書寫工具與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漸行漸遠,澄泥硯也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像王馳老師這樣堅持傳統工藝的守望者和傳承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生活中面臨着許多艱難和不易。
不過所幸的是,近年來,隨着國家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非遺傳承人多了一份自信心和榮譽感。泥土經受住了火的考驗,古老而美妙的“澄泥硯”又如鳳凰涅槃般得以重生。
如今,每天都有絡繹不斷的遊客和學生走進地坑院裡,跟着王馳老師一邊揉捏着泥巴,一邊學習瞭解“澄泥硯”的製作工序,一邊深深感嘆傳統文化的神奇創造力。
我非常佩服像王馳老師這樣的傳統工藝的守望者和傳承人,是他們不遺餘力地開發研究、保護傳承,才能讓像澄泥硯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更多的人懂它,愛它,珍惜它,才能使燦爛瑰麗的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發揚光大。
【作者簡介】三姐姐: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專欄作家、旅行家。【版權聲明】本圖文版權歸三姐姐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