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佬對2023年投資的反思

圖片來源:微信公衆號公共圖片庫, Pixabay 提供

今天 給大家分享一下2023年投資的反思,正文如下:

2023年,對於一名A股投資者來說,肯定是痛苦的一年。

年初,我也和很多人一樣,認爲疫情放開後,國內的經濟會出現非常強勢的復甦,而A股在今年應該也會迎來一波像樣的上漲行情,起碼上證摸到4000點是一個小目標吧。在這樣看多的預期下,自己的操作肯定也會略顯積極。

今年5月份之前,應該說股市基本上也算是按照預期的劇本在走,上證指數也一度上漲到了3400點。然而隨着各項經濟數據的公佈,強預期被打破了,市場開始急轉直下,一路向跌。經歷幾次3000點保衛戰,最終還是沒收住,現在又開始2900點保衛戰了。

說實話,面對這樣幾年持續的下跌行情,給投資者帶來是沮喪、灰心、甚至憤怒。但這些都得自己消化,然後花着一種叫着“痛苦”的東西纏繞着你,揮之不去。

看到網上說,2023年這個冬天特別冷。對於我來說亦然,這個冬天的冷是全方位,不僅僅股市的持續下跌帶來,還有其他的事情以及產生一些列的連鎖反應,讓我在這個寒冬猝不及防,寒冷無比。

然而,那又怎樣,我們的人生不正是跟這些所謂的困難在堅強做着鬥爭然後前行嗎?我們需要面對、解決、甚至躺平,但都是熬過去。縱然不知道曙光還有多遠,但只有熬過去才能見到曙光,這是我們作爲人的一種品質。

2023年,做的最多就是反思、讀書。

對於投資,我全面審視了自己的投資體系,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克服的人性的弱點。即便時間能夠證明你的投資體系沒問題,但是認知不夠,或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清晰,最終也只能落得一個虧損的下場,或者即便不會虧損,但也可能賺不了大錢。

想在股市投資中取得成功,尤其是取得中長期的成功,必然是難的,而且應該難於大多數事情。極低的勝率是由這項遊戲的規則決定的,這麼多人蔘與,勝率不可能高,不然場子怎麼開的下去。有人可能說我這是博弈的思維,不是價值投資的思維。但從較爲宏觀的角度來看,目前就是一種博弈。等什麼時候我們的股市真的靠優秀上市公司的成長撐起來,我們再論這個問題吧。

對於自己的投資體系,我在很多篇文章中也闡述過。基本上可以理解爲“行業-公司-週期”,然後在這樣的分析框架下,做資產組合,我不會“all in”某一隻股票,但也不會買超過10加以上的股票。

然後我需要弄清楚,自己投資portfolio中的每家公司,以及我買它們是想賺什麼錢。比如有些公司是賺公司成長的錢、有些賺取穩定的股息,有些是賺週期的錢。有了這樣的目的,當某些公司的走勢不符合我設定的賺錢邏輯的時候,我就應該賣掉它。比如說我持有某公司的目的就是爲了能夠每年收到高股息,一旦它穩定派息出問題,我一般都會選擇賣出的。

當然,對於這兩年的行情,無論我怎樣的體系和操作策略,最終都是落得一個虧損。或許我們大概可以一股腦把原因歸於宏觀環境,但有時候你也避免不了質疑自己的投資策略,以及必須面對長期不賺錢帶來的經濟壓力。

這是我投資目前面臨的窘境和痛苦。爲了讓自己能夠心安理得度過這樣的痛苦期,今年讀了很多書,書單就不列了。讀書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尋找心靈的慰藉。比說說芒格的書不僅教你如何認知投資,也教你如何認知人生的諸多事情;比如說蘇軾一輩子的坎坷,卻總是能豁達面對,成就他大宋第一才子的稱號。我成不了這樣的人,但我或許可以從中尋找到人生的破局之路。

2023年的投資快接近尾聲,怎樣收官已經不重要的,只是我們必須用於面對,懂得與自己和解,懂得活的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