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窩蜂后....快來學下雪時如何開車?爲下次雪景做準備!

文/Ying-Chao Kao身爲一個在美國生活過5年,經歷了二、三場大風雪,曾經家裡斷熱水、斷電、斷瓦斯9天,以及在雪深達1公尺的雪地裡步行1小時回家的人,我看到臺灣新聞臺像瘋子一樣地輪番播報雪地奇觀,無知地賣萌、賣驚訝、賣笑臉,卻幾乎沒有開始教育臺灣民衆如何在雪天、冷天求生的基本知能,我真的感到深深的憤怒與哀傷。

要在雪天生存,不是隻有穿厚重冬衣車子加雪鏈而已,有一整套知識必須要進行社會教育。例如:

1. 雪天行車百寶箱

開車「賞雪」(I hate this term),車上至少要備齊所有的除雪用具,包括車輪要換成四季胎或換成雪胎,後車廂要有:

大雪鏟:挖地上的雪,把車子從雪堆裡挖出來。

長柄雪刷:刷掉車頂與前後擋風玻璃的雪。

除冰劑(De-icer):不管是水狀還是壓縮瓶狀的除冰噴霧,都可以幫你除去最重要的擋風玻璃、左右後視鏡上的雪或霜,甚至包括結凍的汽車鑰匙孔、車門縫。De-icer如果怕不夠,還要多準備一、二罐。

塑膠刮刀:當車子被雪埋過夜,那時雪已經結成大片不規則的霜,不能輕輕撥去了(就像某些不會自動除霜的冰箱冷凍庫一樣)。這時,小塑膠刮刀可以搭配除冰劑,用來刮掉擋風玻璃上的霜。

冰雨刷水:如果雨刷水箱沒有換成防寒的,上山車子結凍,水箱也可能爆裂。換成除冰雨刷水,不僅可避免此事,這種雨刷水也應該有除冰劑的效果,可幫忙清除擋風玻璃。

2. 煞車與停車

新聞報導很多人賞雪時就把車停在停車場,然後睡在車子裡。但我看到的新聞幾乎沒有提醒觀衆,長時間把車子停在雪地裡,不應該拉手煞車,以免煞車結凍後,要鬆卻鬆不了。

煞車部位可不像玻璃,可以立即噴除冰劑,等兩、三分鐘就除冰完畢。但是,偏偏臺灣可「賞雪」的地方又通常是高山,有些人會把車子停放在斜坡道路的路邊,順手就會拉手煞車避免車子滑走。因此,在雪地停車最好找平面停車場,車停穩,不拉手煞車。

3. 其實,下雪就不要出門!

下雪時開車,危險程度會比平常高出許多。在美國生活的慣例就是,一旦下雪就儘量不要出門,因爲會有許多不可預期、不可控制的災況。預期下雪前,美國地區政府便會派鹽車在路上灑鹽粒,降低冰點;等雪過後,會派鏟雪車清出交通要道來。這些防雪害的公共措施,在臺灣應該不是付之闕如、就是極少地方有。但偏偏,臺灣人一窩蜂的在下雪天出門「賞雪」,而且雪「正在下」!我看新聞,真的看得膽顫心驚。

4. 打滑、甩尾,怎辦?

好,就算要在雪天開車,請問臺灣駕駛人知道雪天開車的特殊訣竅嗎?當初考駕照時有考這一塊嗎?

在雪天開車,最怕的是打滑、甩尾。對,當路面結冰時,不用壓車、不用去賽車場,就會連連甩尾。或者,下雪天雪大到如果你不緊跟着前車屁股,沿着它在雪中壓出的輪胎痕前行時,道路就會立即被大雪覆蓋住時,車子也會被輪胎痕中央累積的雪堆、雪堡壘給甩來甩去,車內感受如同坐迪士尼的雲霄飛車

這時候,駕駛人不能下意識地不斷轉動方向盤以校正方向。相反地,應該緊握方向盤,固定朝着「正確該走的方向」,以免在雪地裡打轉,自動變成旋轉碰碰車。(啊,好像臺灣「賞雪」地都是在高山上,山路崎嶇耶!如果旋轉出去就......)

5. 保持車距,煞車來回踩

無論是平面或下坡路段,一定要慢。且在雪地踩煞車不能急踩到底,因爲只會踩到雪,煞車效果比平日晴天大大減退,比雨天還糟,即使你有ABS防煞系統也沒用。

一般來說,雪地行車應該保持比平常更大的安全車距,並隨時意識到「煞車易卡雪」。需要煞車時,應該提早踩,並且「來回踩」,每一趟不要踩到底,以免煞車鎖死。如果雪很厚,你會感覺第一次踩時煞車卡到大雪塊,根本沒踩到煞車。來回踩兩三趟後雪纔會清掉,真正發揮煞車作用,並且車子過一陣子纔會停止——這一段時間,行駛跟滑行的距離都遠比平日長,如果你車速快、安全車距太小,可能就撞上去,或飛出去了。(啊,好像臺灣「賞雪」地都是在高山上,山路崎嶇耶!如果飛出去就......)

所以我說第3點,「其實,下雪就不要出門!」而且,第4點與第5點,你覺得臺灣駕駛有多少人知道?對,當你看到雪地裡車子打滑向你飛來,或者煞車煞不住親到你車屁股時,你就知道我說的「許多不可預期、不可控制的災況」是啥意思了。

6. 雪線以上住戶

最後,新聞報導似乎都假設觀衆住在平地,那那些住在雪線以上的人呢?當氣溫到了零度以及零下時,露在外面的水管、甚至家裡水管都可能結冰。還記得國中物理「水低於4度或結成冰,密度變小,體積變大」的原理嗎?在美國,常聽到有人冬天水管爆掉的例子,就是這樣來的。解決方式是:打開水龍頭,讓水維持在滴、有流動的狀態——滾石不生苔、流水不結冰咩。如果嫌浪費水,可以拿水桶儲水接着,未來如果停水還能用。

如果怕室內暖氣流失,應該把各種門縫、窗縫塞緊或貼緊,避免夜間室溫降低。但是,裝設有熱水器、瓦斯桶等需要空氣流通,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空間,當然要保持空氣流通、以免中毒。最好把這些房間的門關上,門縫也塞好,需要時再進去。

這只是我臨時想到的雪地生存小訣竅,歡迎指正補充。臺灣新聞都只報去賞雪,不報如何在雪中生存,安全活着回來,這不是鼓勵大家去冒(送)險(死)嗎?還是,只能高唱Let it go... Let it go...?

作者Ying-Chao Kao,旅美臺灣網友。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Ying-Chao Kao表示,以下的影片就是他說的「許多不可預期、不可控制的災況」。

Every damn year!Credit to - https://m.youtube.com/watch?v=GvB3h85xS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