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類ETF再度全線上揚,這次是真回暖還是假迎春?
經歷了漫長調整週期的醫藥生物板塊,近期因頻頻回暖又重新進入投資者視野。8月12日,醫藥板塊(中信)以1.31%的單日漲幅領跑A股,對行情更爲敏感的醫藥類ETF產品全線上漲,其中逾半數產品的單日漲幅超過1%。
記者注意到,該板塊在今年7月就悄然升溫,近10個交易日累計上漲5.52%。四分之一的成分股上漲超過10%,不過其中有多隻個股獲遊資青睞。拉長時間來看,醫藥生物板塊近年來多次出現“一步三回頭”的情況,投資者觀望情緒仍重。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醫藥板塊表現相對較好,是板塊超跌後帶來反彈。此外,美國經濟數據轉弱、美聯儲降息預期提升,對於海外流動性較爲敏感的港股創新藥板塊反彈,也對A股市場起到了一定映射作用。不過後續建議仍需觀察醫藥板塊的盈利改善情況,
醫藥板塊再次回暖
8月12日,在概念板塊漲幅前二十位中,體外診斷指數、中藥精選指數生物科技指數、創新藥指數等醫藥相關細分賽道佔據了18席,單日漲幅均超過1%。個股方面,凱普生物(300639.SZ)、香雪製藥(300147.SZ)、廣生堂(300436.SZ)、蘭衛醫學(301060.SZ)等17只個股漲超10%。
在板塊和個股的強力拉昇下,在ETF市場單日漲幅榜前30位中,醫藥類ETF佔比近三分之二,大多是跟蹤中藥、疫苗、醫療器械、創新藥等方向。其中,4只跟蹤中證中藥指數的ETF漲幅居前,均超過2%,表現最佳的是鵬華中證中藥ETF,以2.75%的單日漲幅領跑ETF市場。
整體而言,據第一財經統計,53只跟蹤指數名稱中帶有“醫”或“藥”的ETF產品(包括股票ETF和跨境ETF)全線上漲,其中超過半數的產品單日上漲逾1%。
消息面上,世衛組織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警告,來自80多個國家的數據顯示,感染新冠主要病原體、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冠狀病毒2型(SARS-CoV-2)的人數近來持續增多。
記者注意到,此輪醫藥板塊的上升在從7月底開始,醫藥板塊(中信)近10個交易日累計上漲5.52%。在472只醫藥板塊成分股中,有120只個股區間漲幅超過10%,佔板塊總量的四分之一。
其中區間漲幅超過20%者有23只。如香雪製藥近10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超過220%,該股其間發佈了三次股價異動的公告,並指出“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等情形,且可能存在股價大幅上漲後回落的風險”。
據統計,香雪製藥在這期間共5次登上龍虎榜,遊資炒作明顯。除此之外,多瑞醫藥、睿智醫藥、舒泰神等同期上漲超過40%的個股均在此期間登上龍虎榜,有些甚至多次上榜。據第一財經統計,在該區間登上龍虎榜的個股有37只,河化股份的登榜次數最多,達6次。
與此同時,上述醫藥相關的主題ETF的業績表現同樣“遙遙領先”。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區間漲幅在5%以上的27只ETF產品幾乎被這一相關賽道的產品包攬。具體而言,4只跟蹤中證中藥指數的ETF漲幅均超過7%,緊隨其後的是多隻創新藥方向的ETF,如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區間上漲6.61%。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資金近來悄然流入這一賽道。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近一個月有22只醫藥類ETF出現資金淨流入,博時恆生醫療保健ETF、銀華中證創新藥產業ETF、匯添富中證中藥ETF、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鵬華中證中藥ETF等產品“吸金”超過1億元。
是否“虛晃一招”
事實上,在最近三年的回調期中,醫藥板塊已有過多次短暫“擡頭”,但下行趨勢仍未見扭轉。近期的上漲讓不少持有醫藥基金的投資者身心疲憊。個人投資者張思(化名)告訴第一財經,他在近期加倉了自己手中重倉醫藥的主動管理基金。
在張思看來,這更像是一種減少虧損成本的無奈之舉。因爲僅從近三年的情況來看,似乎新低之後還有新低,如中證醫療指數在今年7月曾下探5588.5點,創近十年來新低。而更多像張思一樣的投資者在發出“回本有望”的感慨後,也不免懷疑,這一次是真回暖還是再次“虛晃一招”?
“近期醫藥行業表現較優,既有新冠等事件性催化,同時低估值、低配置等特徵也提供了潛在的上漲驅動,宏觀環境也階段性利好醫藥板塊表現。”華泰柏瑞基金研究部對第一財經表示。
金鷹基金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歐陽娟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稱,近期醫藥板塊表現相對較好,板塊超跌後帶來反彈。往後看,依然關注醫藥板塊的持續表現。作出這一判斷主要是基於三方面的思考。
一是藥品端,院內診療持續恢復,疊加2023年三季度開始低基數,院內資產收入增速或有望邊際提速,同時隨着創新藥支持政策的持續落地,中長期來看,真正具備臨牀價值的創新藥商業化或將更加順暢,且優質創新藥企也在積極尋求海外合作方將產品授權出去,依然能享受巨大的海外市場。
二是在醫療器械端方面,各地預計下半年開始開展新一輪醫療設備採購和更新,三季度開始或有望訂單提速;此外,美國預期9月開始進入降息週期,或有望帶來全球流動性的寬鬆,全球的生物醫藥產業投融資端有望不斷改善。
前述研究部進一步表示,從醫藥行業盈利基本面來看,前期市場普遍對醫藥較爲悲觀,認爲下半年即使低基數也難改善,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醫藥行業本身仍有自然修復動力,院外消費、頭部創新藥公司銷售均有邊際改善,結合目前醫藥板塊偏低的估值以及偏低的機構配置,爲醫藥板塊提供了反彈基礎。
不過,其也提醒,從當前時點往後看,仍需觀察醫藥板塊的盈利改善情況,其中具備盈利持續性的方向配置價值較優。“整體來看,隨着海外降息臨近、醫藥板塊盈利逐步修復,醫藥板塊配置價值仍在提升,但更強的盈利彈性仍需觀察,可能以結構性行情爲主”。
來自細分賽道的機會
從前述漲幅居前的產品中可以看到,創新藥尤其是港股創新藥這一細分領域回升力度更爲強勁。對此,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基金經理劉傑對第一財經表示,基於資金面、政策面、需求端等多方面的利好因素,港股創新藥的中長期投資價值獲得了認可。
劉傑分析稱,一方面,作爲高利率敏感型板塊,創新藥板塊將直接受益於美聯儲降息;另一方面,政策層面也在加大對創新藥板塊的支持力度。此外,全球創新藥需求也在快速擴容。
從現有ADC(抗體偶聯藥物)上市藥品銷售數據看,全球已上市ADC藥物銷售額從2017年的16億美元到2022年的近80億,並於2023年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呈快速增長態勢。
“未來3年是ADC藥物發展的關鍵時間點,目前國內已至少有 32 家企業佈局ADC藥物研發,涉及靶點23個,隨着更多在研藥物陸續獲批上市,國內銷售市場有望打開。”劉傑說。
“創新藥的價值仍然受到一定週期因素的影響。”華南一位醫藥主題基金經理與第一財經交流時說,他對這一賽道“會適當調整一些倉位”,主要關注預計今年下半年業績會有所改善或具有全球成長機會的公司。
“目前A股市場並非單邊上漲,有時候一些小因素也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加劇。比如一家公司是長期看好的,但若出現短期利好導致市值大幅增長的話,我可能會減少一些倉位。”在他看來,在當前環境下,操作上會進行一些浮盈兌現。
除此之外,醫療器械也是上述人士關注的重要細分賽道。“如果一些公司跌到非常便宜的價位時,我也可能提前佈局,(選擇)這樣的公司是因爲預計它在三、四季度的招標訂單上會有所改善。”前述醫藥基金經理稱,如今招標訂單等信息還未出現,因此暫時會以積極關注爲主。
站在當前時點,歐陽娟表示,會持續堅定關注中國創新藥、創新器械長期的產業成長機會。“特別是在全球具備競爭力的創新產品,這類資產既能享受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市場,又能享受美國藥品市場高定價高利潤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