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1世紀後資本主義演進看全球經濟新局

▲(圖/金融研訓院提供)

文/樑國

人類歷史中,相同的情景總是不斷地重演,只是換了主角場景而已。2007年肇因於美國次貸危機進而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其起因、嚴重程度及影響範圍,總讓人聯想到1930年代的大蕭條。兩個時期的情況之所以如此類似,最主要是因爲對近代經濟社會移動方向有重大影響的驅動力,一直以來在兩個極端間擺盪,當其中之一無以爲繼時,經濟社會將步向另一個極端,周而復始的現象,讓我們總可以在歷史的軌跡找到與當下相當類似的時代。

從凱因斯主義折衷到新自由主義

在討論驅動經濟社會背後力量前,必須先釐清當代經濟社會的架構。1867年由馬克斯(K. Marx)所撰述的《資本論》(Das Kapital),是最早對當代經濟社會運動規律做出系統性研究的經典著作。當時他將經濟社會分成資本家大衆兩個階層,並推論出資本家爲了追求利潤最大化,會刻意剝削大衆的工資,使工資保持在一個僅能維持勞動者生存的水平,漸漸地大衆逐漸淪爲無產階級,導致社會最終被割裂爲兩個利益直接對立的階級。

然而,馬克斯並未看到20世紀後出現的新企業經營潮流,亦即金融體系重要性提高。透過金融體系,企業可以透過複雜的股權操作進行大規模的整並與併購。同時,因爲企業的規模愈來愈大,觸角愈來愈廣,因此資本家必須依靠專業經理人,才能夠管理龐大的企業集團。

易言之,在新的企業經營潮流下,20世紀後管理階級的重要性逐漸提高,與資產階級和大衆階級共同構成當代經濟社會的三個階層,不同於馬克斯的二元階層(見雜誌圖1)。

當代資本主義之所以沒有出現當年馬克斯所預期般走向不穩定的階級對立,而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擺盪,就是因爲在前述三個潮流造就的經濟社會架構下,當不同階級結合時,具不同時代特色的資本主義於焉產生。具體地說,倘若管理階級與資產階級結合,其經營目的即爲服務資產階級的最大利益。

此時的右傾妥協(Compromise to the Right)就類似當年馬克斯所觀察到的情景,資本家爲首的利益集團剝削大衆階級。不過,這樣的社會架構將逐漸累積經濟的失衡能量,最終必然引發與大衆階級緊張對立的危機。於是鐘擺偏向

另一方,此時透過大衆階級與管理階級結合的左傾妥協(Compromise to the Left)就形成制衡資產階級的力量,進而削弱後者的獲利能力,從而漸漸地產生企業經營的利潤危機,經濟陷入困頓。之後,管理階級又再度與資產階級結合,經濟社會又偏向另一方,這就是1870年以來歷史資料所顯示的,三個階層的社會架構讓經濟社會結構在兩個極端間周而復始的擺盪(見雜誌圖1)。

確切地說,1870~1890年及1930~1970年間管理階級與大衆階級的結合,讓企業經營狀況逐漸困頓,終於引發企業利潤下滑危機;兩個時段之後的右傾妥協,搭配20世紀後的金融深化,讓各種逐利的投機行爲盛行,形成兩次金融霸權時期。

其中,第二次金融霸權時期的資本主義形態,更被冠以「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名稱。遺憾的是,兩次金融霸權時期所累積的失衡能量,最終都釀成金融危機,讓管理階級又與大衆階級結合(見雜誌圖2)。

左傾妥協的經濟社會有什麼特徵呢?以1930~1970年間的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tic)或者凱因斯主義折衷(Keynesian Compromise)爲例,由於管理階級與大衆階級結合,管理階級獲得經營自主權,不再以追求資本家最大利益爲經營原則,而是以投資擴張與技術進步爲目的。此外,爲了避免重蹈第一次金融霸權經濟過度依賴……

樑國源現職: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兩岸企業家峰會特聘專家經歷: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系主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系訪問學者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12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