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紅字是異常、沒紅字算健康?3個觀念幫你判讀健檢報告

《今週刊》第1236期

若你重視保健定期做過不同醫院的健檢,認真看過健檢報告,可能會產生疑問:同一個項目,爲什麼各家參考值不一樣,有無統一標準?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健康?

定期做健檢,是我們瞭解自身的好方法,也是發現身體患病徵兆,得以早做防範改善的依據,只是,健康檢查後的報告,充斥專有名詞以及數字,需要建立正確的瞭解與認知,才能真正據此掌握健康,達到改善甚至預防的效果

費用如何計算?健保僅給付基礎項目

臺灣疾病診治有健保照護,在預防疾病則有國健署的成人健檢、4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等,此外想對自己的健康有更深入瞭解,就得藉由健康檢查探知一二。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院長柯毓賢以常見的血壓爲例,因血壓控制不佳可能引起的心腦病變、動脈病變、眼底病變、腎臟病變、周邊血管病變等,雖然健保對上述併發症的早期診斷仍有基礎因應措施,如腎功能血糖血脂血液檢驗尿液檢驗、心電圖胸部X光片等檢查。但想對器官病變進行深入瞭解,如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腦部核磁共振等更進階的檢查,就一般單純高血壓病情病人而言,不見得都會列在給付標準。

「早一點發現疾病,減少疾病的嚴重度。」關於健檢,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這麼說。

沒有哪一位專家能保證,健康檢查報告就是身體健康的保證。然而,一個人是否健康,還是得經過詳細問診、理學檢查、各種檢驗,纔可能知道正確答案

健康檢查的日文爲「人間ドック」,指船隻進行維修保養,須將船駛進船塢進行處理。「人就和船一樣,必須定期回健檢中心檢視一番,希望能在臨牀前期,如邊緣性高血壓、糖尿病前期、肌少症等,透過及早發現異常,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避免日後疾病的爆發。」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曾屏輝說。

「以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而言,基礎的標準套裝可以涵蓋90%左右的常見疾病,接下來的10%,就像買保險一樣,在金錢與健康間,找到最佳的平衡。」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經理廖婉君表示,然而她也提醒任何的檢查都有其極限,不可能有百分百正確的檢驗。

幾歲該做健檢?「健康檢查的範圍很廣,小學生也有學校健檢,公司則有員工健檢,健檢並沒有年齡的限制,嚴格說來,應就每一個人的身心情況及需求來決定。」柯毓賢表示。

曾屏輝則認爲端看個人對健康的要求,很難有明確的界定,一般而言,年輕人的身體是相對健康,但是也有例外,如肥胖或有家族病史等,但話說回來,站在學術立場,50歲以上,器官多少會開始衰退,是時候需要完整的健康檢查。

潛在疾病從哪找?難用單一數字定生死

然而做完健檢,拿到健康檢查報告書,報告書上寫着「參考值」,雖然上面也註記了醫師的意見,卻還是令人一頭霧水。關於參考值,柯毓賢表示:「一方面,生物醫學的統計數字本來就會呈現常態分佈,大多沒有絕對區別正常與異常的分界;另一方面,因爲選取樣本的不同,各家醫院的參考值也會有些許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