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街「是」衆

陳鴻逸

近來,由於適逢選舉和農曆年的到來,似乎對於「遊民」、「街民」的關懷突然增加了好幾倍。(當然這也可能是媒體報導幅度所致)但無論如何,其中還是有值得深思之處,而代表性一爲應曉薇議員的失言風,其次就是企業家、創世基金會所舉辦的相關年終送暖的活動。這些看來不相關的事件,若放在政治層面討論,或可能被視爲是對於弱勢族羣行動所致,若放在媒體的效果來看,則有突顯貧窮/富裕、善心/鄙視等的對比性效果。但若放在社會福利國家發展的層面來看,這又代表了些什麼?這或許更值得讀者們思考。

當然從人民看待政治人物角度來看,或許可以指責其發言不當、沒有觀照到各個底層的人民;但若從公共領域的角度來說,或可被視福利措施缺網,因爲綜觀(真正的)遊民、街民之處境,一來我們會將他們視爲社會的邊緣、弱勢羣體,另一方面卻因爲他們佔據了公共設施影響人民的公共空間、活動範圍甚至是人身安全,故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若反面來看,撇除掉個人因素(例如不願低就、或不願付出勞力賺取生活需者),大部分的遊民、街民是否真的願意落入這般困境呢?因此,除了政府國家能拿出更具體的方法安置他們、進入常軌與舒適的生活外,不得不在外的遊民、街民或許也應更加地積極,爲自己找到安頓的空間、工作。畢竟這樣的生活無以常久,也容易使人失去生命、生活的重心。

當然無可否認地,每個人也許都有難言苦衷,每個人也許都有不爲人知的秘密,但活的有尊嚴、有價值與有意義,或許也可以人生的新目標不是嗎?期望大家一起來關注身旁,協助他們,讓他們有魚吃外也懂得釣魚、知道魚在哪裡。使臺灣社會不僅有溫暖,也能進入更均富、安樂美好世界

作者陳鴻逸,彰化師範大學博士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