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果市場改建案未有結論 北農董事長:回歸政策公共利益角度
北農今舉行董事會並針對魚果大樓改建雖尚未有結論,董事長楊鎮浯會後表示,據他了解大多數民股對出資是有疑慮,改建案屬於公共政策,會持續和議會溝通。記者洪子凱/攝影
臺北市改建第一果菜及萬大魚類批發市場,針對冷鏈、拍賣系統等設備編列今年度預算2.6億元,市議會先前要求需按公司持股比例出資,否則不得動用該筆預算,北農今舉行董事會並排定該案討論,董事長楊鎮浯會後表示,大多數民股雖未表態,但私下了解很多股東對於按比例出資仍有疑慮。他強調,市府不僅是股東,也扮演房東及政府承擔政策及公共利益,不應單從股東看,後續也會和議會溝通。
知情人士指出,站在民股立場魚果大樓興建後市政府屬於房東角色,北農本來就要付使用費給市政府,裡面一些必要設施、設備是營運、維持拍賣市場必須有的,市府本應補助,現在若要按造持股比例出資,邏輯上不太合理,未來營運上恐也會產生更多問題。
北農董事長楊鎮浯表示,應議會要求將該案排入議程報告,但由於涉及層面較大,大多數民股未於會議中表態,還沒有結論,但在開董事會之前,不論在公開或私下場合都有和各股東提及,開會前大家心裡也知道有這個議題,大多數民股對要支付設備費用仍有疑慮,認爲議會所提的要求未必符合實際狀況。
楊鎮浯說,北農公司是受臺北市政府委託經營的,市府在北農具有三種身份,分別是股東、房東、政府,必須要做到三者兼具,站在政府角色必須肩負政策及公共利益。楊舉例,例如面對食安問題,中央跟市府雖有補助設施設備,但每年人力、耗材等,要額外付出1500多萬成本,「如果單純民營公司不需要做這些」,同要的問題應回到公共利益角度,不能單從股東的角度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