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曾志偉「佛系」建築 遠征威尼斯雙年展
略帶涼意的春日午後,離開捷運士林站短短十分鐘車程,在至善路的一處小山坡下車。循着階梯往上,沿途盡是年代感十足的老傢俱和洋溢南洋風情的藝術品,一處彷如農業溫室和民宅交錯的奇異空間出現在眼前。
我們來到「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抵達後,午後陽光突破雲層,讓周遭環境都暖了起來。
自然洋行的創辦人是40歲出頭的建築師曾志偉,自從2014年獲得ADA新銳建築獎,在建築界旋即聲名大噪,自此,很多人不再把他與同名的香港資深影星混爲一談。
不久前,曾志偉又在臺灣美術館徵選活動大放異彩,和策展夥伴「草字頭國際」以《臺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Primitive Migration from/to Taiwan)脫穎而出。將代表臺灣前往義大利參與2020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經常若有所思的曾志偉,一身素雅白襯衫和黑長褲的裝扮,感覺比較像住在山上的修行者;而非動輒設計語彙的建築名家。
既非名校學歷,也未曾出國深造,甚至連在國際事務所鍍金的歷練都沒有,曾志偉少了光鮮頭銜加持,創業前期更是沒沒無聞,直到近年才嶄露鋒芒,職涯之路,倒吃甘蔗。唯一與衆不同的是,他對建築美學的養成,啓迪於南洋自然文化。
身爲家中長子的他,從小就被父親送到離臺逾2000公里的南太平洋羣島帛琉,打算當成赴美求學的跳板。沒想到後來帛琉獨立、脫離美國治理,海外生活5年多的曾志偉只好返臺。
剛回來時,除了得設法跟上課業,曾志偉也不適應都會的生活節奏,一有空就往山上跑,不久認識了原住民藝術家「撒古流」,自此深深着迷於成堆的文史收藏和原住民藝術品,還時常到屏東申請甲種入山證到三地門部落,「家人也不知道我去哪?只看我動不動就搬一堆石頭回來,」他苦笑。
後來因爲工作,曾志偉曾到南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待了幾個月,不久又愛上峇里島小鎮烏布(Ubud),每年都會去放空、滋養靈感。
他發現,烏布不但有很多藝術家和建築師,更有充滿靈性的自然信仰和原始文明,而且當地人蓋房子不能高過椰子樹,還需徵求左鄰右舍的同意,對環境非常尊重。
刻苦創業,練就自在步調
最近因疫情影響,義大利災情慘重,原訂5月底啓動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延至8月底,半年展期也縮短成三個月,讓相關單位陣腳大亂。原本該在歐洲實地演練的自然洋行,也難逃干擾,只是,曾志偉還是相當淡定、一副「佛系」樣。
因爲,比這更慘烈的狀況,他都經歷過了。
從小就愛畫圖的曾志偉,大學選志願時想填藝術類科系,但家人反對改填建築,他坦承,「當時根本不清楚建築在做什麼,只知道可以畫畫。」
退伍後,他到陳耀東建築師的「大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磨練,本想存錢出國唸書,也申請到英國AA建築聯盟學院,結果一直未能成行,還在30歲那年大膽創業,人生計劃不斷改寫。
有趣的是,曾志偉的創業念頭,來自一場西班牙旅行。那年,他跟朋友到西班牙朝聖大師高第的作品,結識許多同業。「看到西班牙建築師每天都喝(酒)到好晚,蓋出來的作品還是那麼棒,就覺得自己應該也能辦到,」沒想到,初出茅蘆就碰上重挫景氣的SARS,工作室無案可接。他曾去路邊發傳單,結果只接到一通電話,「還是打錯的!」
半年後,夥伴選擇轉行,剩他一人苦撐。創業前十年,自然洋行一直掙扎求生、屢屢面臨斷炊,幸好總有貴人即時援手,才勉強撐下去。「雖然苦,但心裡就是一股不甘願!」曾志偉回想。
直到2013年完工、獲獎連連的「大溪老茶廠」,總算讓曾志偉被外界看見,幫事務所步上軌道。
不變的是,再多業主慕名而來,曾志偉仍維持一貫隨遇而安的自在步調,只想在每個場域做自己認爲最適合的設計。行銷公關總監楊佩璇妙喻:「所以要來合作的業主,也要很有覺悟。」
不強加設計,讓心慢下來
說起來,曾志偉的作品難以歸類,既無張牙舞爪的設計手法,也找不到臨摹他人的痕跡。
唯一共通之處是,這些建築都很「輕柔」,跟周遭地景生態呈現「和諧」共存的狀態,且散發靜謐的神秘感,當人遊走在裡頭,不由得心就靜下來、步調也跟着慢下來。
例如,即將前往威尼斯的五件作品之一,位於苗栗香格里拉樂園南側、被譽爲森林美學新代表的「勤美學—森大」(The Forest BIG),就是善用遊樂園老舊水族館,以輕鋼架搭成的飄逸空間,用不搶目光的灰色網布包覆成近300米的拱圈長廊,減少在森林裡出現建築的違和感。
另一個位於峇里島的作品「天然修道院」,則是在山洞旁建造一座低調的黑色神廟。透過輕柔的材質和微微露光的建築,展現當地人的虔誠信仰,還有對於自然的敬畏。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阮慶嶽評論,曾志偉的作品不但具備詩意的輕盈風格,也會思考如何結合在地的自然素材,跟2002年的普立茲克獎得主、澳洲建築師Glenn Murcutt,有着不謀而合,「輕觸大地」(Touch the earth lightly)態度。
事實上,曾志偉並未因爭取威尼斯雙年展任務,刻意展現臺灣的建築主張,反而不忮不求,只將過去幾件作品收攏,對自家建築理念進行整理。
國美館館長林志明觀察,這次的「臺灣郊遊」策展內容,不僅超越以往對威尼斯展臺灣館的想像,更是對未來生活方式的提議,巧妙呼應了本屆策展人、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與規劃學院院長Hashim Sarkis設定的主題:「我們如何一起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
另一位評審、交通大學建築系教授曾成德也指出,曾志偉的想法,代表臺灣歷經高密度開發和急速人口成長後,對原始和空白的渴望。
「物質階段過去後,情感面的東西就會慢慢形成,」曾志偉反思,當高房價和高空屋率並存、年輕人放棄買房、愈來愈愛老建築,表示人們不再只把建築視爲個人財產,對空間的想法已經不同。
如何在步調緊湊的城市叢林,尋得一處擁有自然和安靜的思考空間?而已過度開發、空間密度逼人的臺灣,又該如何描繪未來的城鄉愿景?就靠曾志偉這種具備想像力的建築師發揮創意了。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城市學》頻道;更多文章請上官網:https://city.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