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能會首次科普展 生動有趣「接地氣」
原能會首次舉辦的「原子科技科普展」,頗受參觀民衆歡迎。(圖/原能會提供)
核研所林彥廷表示,風機葉片的特殊設計,可提升效率減低噪音。(廖德修攝)
原子能科技科普展用縮小比例模型,說明幹貯設施的構造與功能。(廖德修攝)
行政院原能會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的「原子能科技科普展」今(17)日落幕,內容相當生動有趣,3天來共吸引超過3000人次入館參觀;絕大多數是家長帶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的科學大小事,也使整個展覽達到「接地氣」的附加效果。
原能會綜合計劃處長王重德表示,以往原能會大都擔任協辦單位角色,參加其他單位辦的展覽活動。這回是首次舉辦科普展,從去年11月開始籌備,短短3個月就有這樣的成果,要感謝所有同仁的辛勞。尤其16日週末一口氣涌進2000多人,造成動線大塞車,下次會考慮租用較大展館。
一般人可能以爲核能科技就是應用在覈電,王重德說,其實核能是綜合科學,像核能研究所除了本科人才,還有機械、化學、資訊、環工、生技等各方面的研究人員,研發的成果均可應用於日常生活。像用稻草、狼尾草、廢棄木材等,可提煉出木糖醇、木寡糖等健康食品。還有用咖啡渣、甘蔗渣製造吸管,可取代塑膠製品,非常環保。
最近風力發電正夯,核研所的林彥廷表示,所內擁有的2部風機,葉片設計模擬座頭鯨(大翅鯨)胸鰭形狀,可提升發電功率18%。而爲了降低葉片轉動時的低頻噪音,則仿效貓頭鷹翅膀上的絨羽,貼上可吸音的特製絨布,能把運轉噪音控制在57分貝以下。
核研所還開發了一套智慧型微電網,應用在澎湖東吉嶼、屏東林邊光采溼地、新北烏來福山國小以及桃園龍潭。研究員孫士文指出,智慧型微電網最適合用在孤島(東吉嶼)、山區(福山國小),可視當地狀況做各種形式發電、並聯與儲能的設計,提升再生能源使用率,對節能減碳很有幫助。
此外,最近因核一、二廠除役產生的幹貯場卡關問題尚未解套,這次科普展也用縮小比例模型,爲參觀者解說幹貯設施的各項構造與功能。而幹貯場屬於是中期設施,核廢料最後必須進入地下的最終處理場址,科普展也用模型與影片詳細說明。
王重德說,除了較專業的項目,科普展主要以小學至高中生爲對象,內容儘量不要太艱澀。還有互動體驗,如「輻射搜查線」,是以輻射偵測儀器搜查看不見、摸不到的輻射。闖關遊戲若挑戰成功,還可獲贈精美小禮品;凡此均大大提升參觀者,尤其小朋友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