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談開罰單後央行債市調控再加碼 暫停買入國債穩預期 預計一季度降準概率上升

財聯社1月10日訊(記者 王宏)央行今日發佈公告稱,鑑於近期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央行決定,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後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專家表示,這意味着在前期多次提示風險並開出債市違規罰單後,央行對債市調控力度加碼,遏制債市“搶跑”勢頭,穩定市場預期。

專家還指出,央行宣佈暫停國債買入,有助於平衡國債市場供求關係。後期若長債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央行就有可能恢復買入國債。央行此次暫停買入動作後,短期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升,一季度降準概率也在上升。

央行對債市調控力度加碼

從直接影響看,東方金誠研發部執行總監馮琳表示,央行暫停買入國債將減少對國債的需求,同時不排除央行在暫停買入階段仍賣出長債的可能性,以此來調節債市供求關係。

“這意味着在前期多次提示風險並採取相應監管措施後,央行對債市的調控力度加碼,旨在遏制近期債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搶跑’勢頭,穩定市場預期,同時也有助於穩定人民幣匯率”,馮琳還表示。

近期央行對債市監管力度趨嚴,不僅約談了一批本輪債市行情中部分交易激進的金融機構,還公開一批債市違規罰單。2024年12月30日,央行公示首批債市違規處罰,3家機構因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共計被罰約達6880.98萬元,同時央行沒收違法所得近900萬元。處罰原因均爲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近年來有效融資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出現“資產荒”,部分中小金融機構信貸難以有效投放。另一方面,市場信用風險有所上升,金融機構資產質量下降壓力較大。包括農商銀行在內的部分商業銀行擴大債券投資,“大行放貸,小行買債”,債券投資收益成爲銀行收入的重要來源。而政府債券由國家信用背書,具有較強的安全性,成爲金融機構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現象。與此同時,2024年以來我國中長期債券收益率下行較爲明顯,近期更是屢創新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央行宣佈暫停國債買入,有助於平衡國債市場供求關係。

一季度降準概率或上升

“國債買入是央行投放流動性的重要方式,但暫停國債買入不意味着市場流動性收緊”,董希淼預計,下一步,央行將通過公開巿場操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向市場注入短期和長期資金,繼續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

“後續若政府債券供給放量,長債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市場供求關係能夠自發的趨於平衡,央行就有可能恢復買入國債,繼續發揮通過國債淨買入操作向市場投放中長期流動性的作用”,馮琳表示。

展望2025年,東方金誠分析師瞿瑞表示,依然看多2025年債市走勢。實際上,2025年市場預期債市利率還有下行趨勢,這一預期在2024年底助燃機構跨年搶配置行爲。當前市場的迷茫點在於2025年利率的波動空間(點位)和波動節奏。

今日早盤,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升幅擴大,10年期國開債“24國開15”收益率上行3.5bp報1.70%,10年期國債“24附息國債11”收益率上行3.5bp報1.66%,30年期國債“24特別國債06”收益率上行3.5bp報1.93%。

馮琳還指出,受央行暫停買入國債影響,短期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升,但在今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下,債牛的大方向難現根本性逆轉。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暫停買入國債,或意味着一季度降準概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