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旅遊、雲演藝、雲娛樂…互聯網+帶來出遊新體驗

互聯網+,帶來出遊體驗

引入新科技豐富遊覽體驗,運用智慧管理提升景區服務,雲旅遊、雲演藝、雲娛樂、雲展覽等新業態蓬勃發展……當前,以互聯網爲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帶來旅遊業的“蝶變”,助力旅遊市場加速復甦。

此前,文化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互聯網+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優化“互聯網+旅遊”營商環境,以數字賦能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我國“互聯網+旅遊”發展呈現哪些特點?如何進一步推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豐富服務模式

拓寬發展空間

近年來,我國旅遊市場保持較快增長。2020年,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行業恢復發展呈現積極向好態勢。據測算,去年國慶期間,全國國內遊客接待量和收入按可比口徑,同比分別恢復到79%和69.9%。

以“互聯網+旅遊”爲代表的旅遊新業態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生產方式、服務方式、管理模式的創新,也豐富了產品業態,進一步拓展了旅遊消費空間。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預測,未來5年,我國有望形成年均百億旅遊人次和10萬億元消費規模的國內遊大市場。

從早期線上找旅行社,到線上查出遊攻略,再到如今線上預約景區門票,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爲,以互聯網爲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帶動了一輪又一輪的旅行服務創新。而大數據、雲計算、移動通信和智能終端在旅遊業的加速應用,既帶來消費方式的變化,也改變了旅遊服務的供給方式。

“‘互聯網+旅遊’在提升遊客體驗方面的作用比較明顯。”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旅遊系副教授翟向坤說。一些景區通過數字化改造,完善分時段預約遊覽、流量監測監控、智能停車場等服務,讓景區參觀更有秩序,改善了遊覽體驗;還有一些景區開發數字化體驗產品,普及電子地圖等智慧化服務,豐富了參觀體驗。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美團聯合發佈的《中國景區預約旅遊便利度指數報告》顯示,我國5A、4A景區以及一級博物館的預約旅遊便利度進一步提升,超過90%的5A景區已實現網絡售票、分時預約等便利服務。

《意見》提出,到2022年,“互聯網+旅遊”發展機制更加健全,旅遊景區互聯網應用水平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智慧旅遊景區、度假區、村鎮和城市。到2025年,“互聯網+旅遊”融合更加深化,以互聯網爲代表的信息技術成爲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國家4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省級及以上旅遊度假區基本實現智慧化轉型升級

戴斌說,隨着消費升級,人們外出旅遊會更加註重文化、創意和科技的應用。在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帶動下,旅遊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將進一步深入推進,培育發展出更多新業態、新模式。

加快技術落地

深化跨界融合

數字文旅產品不足、數據安全管理不夠完善、智慧化改造成本較高、企業升級改造意願不強……面對發展瓶頸,《意見》提出加快建設智慧旅遊景區、完善旅遊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旅遊公共服務模式等重點任務。

根據《意見》,各類景區、度假區要加快提升5G網絡覆蓋水平,推動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景區引導標識系統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升級。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吳若山認爲,這些舉措爲“互聯網+旅遊”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將拓展現代旅遊業產業鏈條,賦予信息技術在旅遊業發展中更大的價值。

《意見》還鼓勵旅遊景區、飯店、博物館等與互聯網服務平臺合作,在線上實現門票預訂、旅遊信息展示、文旅創意產品銷售等功能;支持總結和推廣全域旅遊發展經驗模式,推動建設一批世界級旅遊城市,打造一批世界級旅遊線路。“這些都將有力加快互聯網技術在旅遊領域的落地應用。”翟向坤說。

通過推進“互聯網+旅遊”,豐富和創新旅遊體驗方式,催化旅遊業態創新,各地各市場主體正在積極探索。不少博物館推出豐富多樣的線上展覽,架起了大衆和博物館之間的橋樑,實現了身臨其境的觀賞效果。西安碑林博物館利用微信、微博和其他數字網絡平臺,推出數字展覽、網上講座、網上直播等線上服務。在直播中,博物館講解員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脫口秀”方式講述碑林故事,傳遞碑林文化。

吳若山認爲,還應注重倡導文明旅遊風尚,提供更高水平、更加豐富的旅遊產品,讓廣大羣衆在高質量旅遊體驗中厚植家國情懷、感受幸福生活,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創新活力

“相關配套政策還要進一步完善。”翟向坤認爲,旅遊市場主體更好擁抱“互聯網+”,需要更好的營商環境作爲保障。相關部門應結合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在旅遊領域的實踐,積極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有利於創新成果轉化的政策環境。同時,要加強“互聯網+旅遊”領域內容創作、產品研發、模式創新等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線上線下維權機制,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和活力。

《意見》強調,要統籌用好相關資金,結合實際對“互聯網+旅遊”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重點項目等予以支持;創新投融資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互聯網+旅遊”企業發行債券;推進“互聯網+旅遊”人才隊伍建設,加快相關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創新培養培訓模式,完善激勵機制。“把‘互聯網+旅遊’的創新項目扶上馬、送一程,有利於幫助他們在實現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更好滿足不斷升級的旅遊消費需求,釋放出更大的消費潛力。”吳若山說。

王 珂 唐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