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汽車上演“黑八”奇蹟

增程式技術,從過去的“落後技術”轉變爲“香餑餑”。

“噴了好幾年增程式,結果自己‘真香’了。”購買了理想L7的皮哥說道。

皮哥之前也對增程式技術、理想汽車不屑一顧,在各大汽車論壇和社交平臺上和人“對噴”,“增程式技術是工業垃圾,理想的車啥也不是。”

但試駕理想L7後,皮哥發現,真實的駕乘體驗和靠數據想象、推理出來的“自以爲是”,根本不是一回事,“理想L7的顏值、空間、功能、舒適性、輔助駕駛都沒有明顯短板,是很實用的一款家用奶爸車。果斷下單了!”

“真香”的“皮哥們”爲理想的銷量添了一把火。據最新數據,理想在今年10月交付了40422輛車,同比增長302.1%,相當於直接翻了三倍。截至10月,今年理想汽車的交付總量已經超過28萬輛。

來源/理想官方平臺 新能源行業觀察截圖

眼見理想憑藉增程式汽車成爲“香餑餑”,其他車企也“真香”了。昔日闢謠佈局增程式消息的小鵬汽車,推出了增程式飛行汽車;百萬豪車仰望“拋棄”DMI(超級混動技術),擁抱了增程式;聲稱要斥資百億造車的小米,在小米社會招聘官網發佈增程式電動車相關崗位的招聘信息。

據36氪報道,小米汽車已確定開發增程式電動車,“規劃了相關的增程產品,也在尋找增程車的產品突破點。”

除此之外,零跑、哪吒、問界和深藍等品牌也都有增程式車型面世,並還在不斷深入研究和改進技術。

顯然,增程式是新能源汽車市場跑出的一匹黑馬。不過,它能否一黑到底呢?

01到底是誰在“真香”?

爲什麼選擇購買增程式汽車?這對大部分車主而言,並不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新能源行業觀察諮詢了多位理想、問界車主後,發現續航焦慮是他們購買增程式汽車的一大原因。

問界五座智駕版M7的車主李貴表示,他之前有兩輛油車,也曾想過開純電車,“但考慮到經常出差,基本上每個月要開4000多公里,而且經常跑高速,里程焦慮嚴重。如果電池續航達到1000公里,纔會考慮用純電。”

來源/新能源行業觀察拍攝

此外,李貴也並不願意接受換電車型,“不想把自己車的電池換了。”

消費者願意爲增程式汽車買單,不僅僅是因爲續航焦慮。

成都理想L8車主寶釧透露,需要長途駕駛時會開自己的燃油車,在市區活動時都會駕駛理想。理想的充電頻率大概是三天一次,需要加油的次數屈指可數。儘管沒有續航焦慮,但是寶釧依舊認爲,“理想L8很舒服,不會考慮純電車型。”

寶釧表示,當初她買理想就是看中了綠牌不限行政策,接送孩子方便,“之前也看了蔚來、特斯拉,但裡面的空間都沒有理想的大。家裡的兩個小孩子也喜歡理想。”

在駕駛體驗上,這位開過寶馬X5、保時捷、奔馳的車主也覺得“開起來比其他車順暢,好開”。

綜合考慮,寶釧會回購增程式汽車。

寶釧、李貴願意爲增程式汽車買單,自然也要爲增程式汽車跑高速的油耗買單。

問界智駕五座M7的車主周銀就表示,“百公里油耗大概是8-9L,比油車和混動車的油耗低,所以覺得能接受。”

在增程式汽車高速耗油的問題上,問界和理想的情況差不多。理想車主稱,“國慶期間跑高速,全程120-130公里/小時,平均油耗在9L左右,如果速度降到100-110公里/小時,油耗則爲8L左右。”

當然,也有增程式的車主曬出虧電狀況下,超過13L的百公里油耗。

這顯然也是一部分消費者不能接受增程式的原因。蔚來ET5車主吳雲就表示,“就衝增程式汽車要加油,就不考慮買,果斷買純電車。”

吳雲表示,汽油的價格比充電價格高,加油成本遠高於充電成本。如果增程式汽車不加油,會受限於小電池的容量,續航里程大幅縮短。考慮到增程式汽車配置的電池容量小,需要經常充電,電池的使用壽命自然會受影響。另外,增程式汽車車主如果在國慶節等節日搶充電樁,意味着很可能面臨純電車主的嘲諷。

購買汽車,不僅要考慮續航問題,還要考慮牌照政策。在上海的蔚來車主喬海之所以選擇了純電車型,主要是“考慮到上海這邊,買純電車型送牌照,買理想和問界等增程式,還要和油車一起拍牌”。

毫無疑問,牌照問題也是北京、上海的一些消費者放棄增程式汽車的重要原因。

02300多家企業爭奪的“工業垃圾”

事實上,不僅是消費端,增程式技術一開始就被業內“不看好”。

增程式技術最早可追溯到二戰時期的斐迪南·保時捷爲虎P坦克設計的動力系統。不同於純電汽車直接用發動機驅動,增程式汽車用內燃機發電,再用電動機驅動車輛。

如今再被應用到乘用車上,不少網友認爲增程車是給純電車加了發動機,是“工業垃圾”,在“開技術倒車”。長城汽車的李瑞峰就曾“怒懟”增程式,“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後是行業共識,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詞。”

但,事情總是具有兩面性。相較於純電車,增程車不需大電池,也能省去不小的成本和空間,加入的發動機本身尺寸就小,也就讓增程式汽車的乘坐空間比較大。另外,增程式汽車較插電混動汽車省去了混合傳動系統,結構更簡單。

所以,理想能夠在製造成本較低的情況下,打造一款能放下冰箱、彩電、沙發,兼顧空間、舒適性、高性價的奶爸車。在小電池和發動機的配合下,讓即使是初代車理想One的基本續航(滿電滿油)達到1000公里,滿足絕大多數人的續航要求。

繼理想L9、L8之後,增程式技術“信徒”推出理想L7,進一步爭奪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在今年10月底,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公開表示,“理想汽車三款車月交付4萬/月完成後,理想將繼續挑戰下一個更高的難度,即:整體5萬/月的銷量數據,以及理想L7單月2萬輛的銷量目標。”

來源/微博APP 新能源行業觀察截圖

想憑藉增程式汽車搶佔市場的,不僅有理想,還有零跑、問界、自遊家、長安深藍、天際汽車、吉利汽車、北京越野、猛士汽車、嵐圖汽車、比亞迪仰望等品牌。據天眼查數據,截至目前,我國有300餘家增程式電動汽車相關企業,其中,2022年新增註冊企業年度增速爲8.5%。

“增程式技術在短期和中期內,市場空間還都是比較大的。”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崔東樹指出,現階段,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制約了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管理,但增程式對於長途出行或不方便安裝充電樁的車主而言,很好地解決了續駛里程和補能問題。

此外,在避免里程焦慮的同時,增程式車型還能夠保證純電動駕駛體驗。因爲增程式電動車在駕駛感受上更偏向於純電動汽車,而且由於沒有插電式混動的多擋位複雜的調控,其機械可靠性以及平順性更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曾表示,2022年國內增程式電動汽車銷量進一步提升,預計到2025年,增程式電動汽車銷量有望突破50萬輛,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60%以上。顯然,按照李想的規劃,這個數字還不夠理想的年銷量。

03

毫無疑問,對於增程式來說,“現在的榮光是伴隨着眼淚的。”

大衆中國CEO馮思翰就在2022年7月15日重申,“從客戶價值的角度看,增程式混合動力是一項過渡技術,大衆集團不會追求這一點。”

隨着電池技術的發展,換電、充電樁的建設,身爲“過渡技術”增程式汽車會“過時”嗎?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秘書長章弘看來,“長遠來看,增程式電動汽車並不會成爲市場主流,更多的還是一個過渡性產品。如果純電動車型的續航和充電問題得到解決,增程式電動車前途並不明朗。”

但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新能源汽車分會會長李金勇認爲,目前,新疆、內蒙等地的充電基礎設施數量相對偏少,這些地區更適合優先推廣增程式電動汽車或插混汽車。

“此前大家都認爲增程式電動汽車是過渡產品,現在對這一產品的印象已經大有改觀,未來,此類產品在我國汽車市場中會一直保持一定的份額。”

顯然,業內對增程式技術的長期發展有着一定的爭議,但是現階段而言,增程式汽車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參考資料

文中皮哥、吳雲、喬海、寶釧、周銀、李貴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