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財政政策助經濟回升向好

吉富星

一系列增量財政政策直面問題和挑戰,對經濟的拉動效應和穩定預期作用顯現,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爲了更好應對當前經濟形勢,黨中央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隨後,財政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增量政策舉措,以及近年來最大力度的化債措施,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推動了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一系列增量財政政策直面問題和挑戰,對經濟的拉動效應和穩定預期作用正在顯現。比如,較大規模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政策組合拳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大對重點羣體的支持保障力度等政策,突出重點問題、迴應社會關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尤其是財政通過3項政策協同發力,形成了12萬億元的化債組合拳,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此舉將大大減輕地方化債和付息壓力,可爲地方騰出更多的資源用於惠民生和促發展,還有助於打破各主體間的債務拖欠鏈條,有效暢通經濟循環。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0月份經濟數據顯示,消費、服務業、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企業、消費者、投資者信心都有所提升,市場信心得到提振。

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猶存,仍需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一個較爲有利的條件是,不論是從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政府負債率大小衡量,抑或是從債務對應的資產質量和效率比較,還是從債務特徵與結構對比看,我國政府債務水平不高且風險較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宏觀政策有較大回旋餘地,特別是中央財政仍具有較大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加力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既有條件,也有空間。

爲此,下一階段要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大逆週期調控力度,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有力有效。

在舉債安排上,可適當加大赤字率,較大規模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適當擴大專項債規模。拓寬專項債券支持範圍,適當擴大用作資本金的領域和比例。在支出結構上,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轉向消費與投資並重,提高對消費的支持力度,加強對科技創新、民生、消費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持續優化支出結構,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着力穩定和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居民收入,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和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激發城鄉居民消費潛力。在支持房地產健康發展上,加快出臺房地產稅收支持政策,實施利用專項債收儲土地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政策等。在金融支持上,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也可考慮繼續將專項債用於中小銀行資本金,增強銀行防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在政策工具效率上,加強績效管理、創新財政支出方式,用好國債、專項債、預算內投資、財政獎補資金、財政貼息、政府性融資擔保、產業引導基金等工具,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

爲更好地發揮積極財政的政策效能,還要注重遵循市場規律、加強政策協同、完善預期管理、深化制度改革,進一步提高政策有效性和乘數效應。要在充分尊重市場運行規律基礎上,科學、精準、適度界定增量政策的作用範圍和實施力度,提振經營主體信心、增強市場活力。既要加強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科技等政策協調配合,注重政策舉措的綜合集成和協同效應,又要把涉及社會、文化、教育等非經濟領域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政府與各類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及時迴應公衆關切重大問題,將短期預期管理與長期預期引導相結合,形成經濟增長和預期改善之間的良性循環。此外,進一步深化財政、金融、國資等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和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長效機制。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