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麟專欄》臺灣須檢討對美關係的3S

一向擅長大內宣、自詡獨立自主的民進黨政府,碰到美國就集體自宮,一句話也不敢吭。(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近期先後在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及在臺海周邊進行「聯合利劍-2024B」環臺軍演。面對這種明顯向國際展示肌肉的黷武行動,美國只能喊話譴責,而臺灣除了召開國安會議外束手無策。這種情境,令人想起月前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和平必須要靠實力」,只是,展現實力的是對岸,臺灣如何自處?

假如實力是指軍事的話,根據賀錦麗與川普的公開談話,臺灣必須增加防衛,而且國防預算必須提高到GDP的10%,言下之意要靠美國軍售或軍援。可是日前傳出美國向臺灣運交過期彈藥與發黴的防彈衣,之後又有美國軍火商雷神公司承認高報軍售價格,把臺灣當凱子。這兩件攸關捍衛臺灣和平、卻不堪入目之事,可說是美國大選前的臺灣版「十月驚奇」。

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兩件醜聞都是美國相關部門揭發。臺灣本可趁機嚴正聲明表達不滿,要求美國政府檢討對臺軍售流程,甚至提出新的軍購查覈條件。可是一向擅長大內宣、自詡獨立自主的「這個政府」,碰到美國就集體自宮,一句話也不敢吭。

上述這種不正常反應,再次證明近十年來,臺灣對美關係做法已呈現極度親美到失衡失格的地步。今以「3S」形容,例述於下。

一、行事膚淺(Superficial):俄烏戰爭爆發後,臺灣膚淺地跟着美國親烏反俄。外交部還主導贈烏物資與鉅款事宜,殊不知烏國一向親中反臺。結果月前烏國外長訪中,公開支持「一箇中國」立場,外交部抗議之餘可曾悔不當初?

另外,爲了響應美國「印太戰略」,外交部狗腿地在亞太司裡多設個「印太科」,美國仰賴的日本及印度卻無此舉。結果美國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PEF),日本、印度堂而皇之地應邀加入,臺灣卻被華府拒於門外。

二、自甘從屬(Subordinate):這些年來,處理兩岸事務時,我政府官員動輒要求陸方「對等」,可是從未聽到他們對美方要求對等。例如美國前議長裴洛西強行訪臺、美方強行銷臺美牛美豬,我們均照單全收,結果造成臺海的緊張情勢與國內的抗議風潮。這種對陸「自大」、對美「自卑」的做法,已經行之有年。臺灣還未被大陸統一,卻已變成美國的「附隨國家」。

三、溫順屈服(Submissive):蔡英文政府屈從美國壓力,「協調」臺積電終於在亞利桑納州設廠。然而開工典禮卻被美方拒絕我駐美代表以貴賓身分參加,而且不準懸掛我國旗與臺積電的企業識別標誌。倒是現場佈滿了美國國旗與州旗,張貼「Made in America」標誌。若非張忠謀等人在場,路人還真看不出是臺灣的投資。

另美國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曾經在美揚言:如若大陸攻臺,美國將摧毀臺灣半導體設施。我政府竟還邀其訪臺,讓他在我總統面前誇言我兵役役期應該延長、國防預算應該提升等語。對於這種毫不尊重臺灣的美國過氣政客,總統不但不嚴正捍衛我立場,反而頒授「特種大綬景星勳章」。套句臺灣流行語「如果這不是舔美,什麼纔是舔美?」

今日世局與以往大不相同,美國執意抗中,拉了全球墊背,已爲國際秩序帶來不可測的變數。臺灣處於風口浪尖,避險當爲上策。吾人若典範轉移,當會發覺若干傳統話術經不起考驗:例如「抗中保臺」互爲矛盾;「務實臺獨工作者」也絕非「務實」。吾人今日經營臺美關係,必須跳脫美中框架,建立護臺的獨特瞻矚。一味對美國說Yes,不會贏得他們的Respect,只會自取其辱。

美國即將產生新總統,但不管何人當選,吾人若是繼續「3S」的心態與做法,套句流行詞,臺美關係是永遠「不對稱」(Asymmetric)的。臺灣動輒學舌美國政客「堅若磐石」自我催眠,卻已被世人視爲美國堅若磐石的跟班,令識者喟嘆不已。現今各業皆以「減碳」爲王道,臺灣對美工作可否試着減「嘆」呢?

(作者爲前大使、國立清華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