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雞排閉店1萬家,國民小吃的愛呢?

正新雞排,你多久沒去吃過了?

這兩年它的日子不太好過。

根據報導,不到兩年時間,這個門店數量一度吊打華萊士和蜜雪冰城的“萬店之王”,已經倒閉超過一萬家門店。

我查了一下, 報導 裡採用的是第三方平臺窄門餐眼的統計,即截止到2023年12月7號,正新雞排僅剩下11000多家門店。

而正新集團官方在22年1月公佈,它當時還有2.5萬家門店。

如果雙方數據靠譜,那也就意味着,正新雞排不到兩年,閉店將近15000家。

我們拋開數據不談,很多人其實已經用身體感受到了,這幾年正新雞排的微妙變化。

前段時間#正新雞排正在被年輕人拋棄#的話題還上過熱搜:

你已經有多久沒吃過正新雞排了?

可能,大約,的確,年輕人對大雞排的愛,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到底是什麼原因,能夠讓正新雞排,曾經的國民街邊小吃,門店一度超過兩萬的國民連鎖品牌跌落神壇呢?

讓天下沒有好割的韭菜,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正新雞排困境背後的商業邏輯。

1

說起正新雞排“被拋棄”的原因:

很多人都在網上反映,如今的正新雞排變了,比愛情變質還要快:

雞排麪粉裹得太厚,肉越來越薄,價格變貴以及變難吃了等等等等。

在各路評論區也能看到很多類似的留言:

一句話總結就是,產品越來越拉,沒有當年的味道了。

確實,這很重要。

但,朋友,這並未觸及到大雞排的內核。

我們要講的是,商業的內核。

實際上,正新雞排就不是一家正經的餐飲小吃店,它更像是一家供應鏈公司。

1995年,溫州商人陳傳武開了家白雲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做的是冷凍食品。

可惜,創業未辦,這家公司就差點中道崩殂了—— 一邊是上游庫存積壓,另一邊是下游款項拖欠。

爲了清庫存回籠資金,陳傳武咬咬牙,2000年在溫州瑞安街頭開了家叫“正新”的小吃店。

所以這家店本身就帶點供應鏈基因。

只是因爲剛好賣得不錯,所以陳傳武才決定擴大規模,把它當主業幹。

但很快問題就來了。

由於一開始就是奔着清庫存的目的來的,所以正新基本上是庫存有什麼就賣什麼,什麼暢銷就賣什麼,導致門店食材品類衆多。

如果只是開一兩家店還好,但一旦擴張,生產環節就會加倍複雜,品控和損耗等方面也都成了大問題。

於是在2012年,陳傳武又咬咬牙,砍掉90%的SKU,只留下爆款雞排和少數幾款熱銷炸串。

正新小吃店,自此也正式更名爲“正新雞排”。

但正新雞排真正的轉折點,是在2013年。

因爲這一年,正新雞排正式開放了加盟。

第二年它又成立了自有加工基地,以及後來推行全產業鏈模式,建立“圓規物流”等等。

‍說白了,正新雞排的瘋狂拓店,是建立在完整的供應鏈,即生產、倉儲、物流乃至裝修等環節已經打通的基礎之上的。

對於這類品牌來說,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是加盟。

而且,是使勁推加盟。

本質上,它們的核心利潤來源是加盟費,以及後續源源不斷賣出的原材料和推出的裝修等供應鏈環節的費用。

至於加盟店賺不賺錢,對於品牌總部來說,反而沒那麼重要。

起碼,門店的管理和運營,對於總部來說,並不是它最關心的點。

從正新雞排“見縫插針”的開店模式其實也能看出來,它屬於那種有個小隔間就可以擠進去開店的品牌。

以致於這幾年大家但凡家裡有個犄角旮旯,都會調侃說“租給正新雞排”。

上個星期,我半夜餓得爬起來啃排骨,不小心啃掉了一顆門牙,我量了量,都想租給正新雞排。

正新雞排的策略,是“高密度”,用超低的成本迅速拓店。

靠着這套打法,正新雞排在2017年成爲了快餐小吃行業第一個門店破萬的品牌,巔峰時期,門店數量更是遠超華萊士和蜜雪冰城。

但是這套玩法的問題是什麼?

就是現代的連鎖餐飲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商業模式。

管10000家店,和你管理1家、100家店,是完全不一樣的。

開一兩家店,你可能靠着好地段、好菜品或者性價比等,踩對一兩個點就能站穩腳跟;開一百家店,你需要的是可複製性和標準化,以及現代化管理。

但開一萬家店,它的難度是指數級上升的。

它不是說單純把一家店複製一萬次就行了,而是從產品研發到廣告投放,從人員管理到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從原材料採購、配送,到過期食品的下架處理問題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慮。

它需要的,是一整套龐大的系統。

就拿在國內剛剛突破萬店的肯德基來說:

從90年代,它就已經開始實行全國統一採購,並且從養雞開始,包括雞的標準化餵養,到屠宰、切割,每個品類切多長、多寬、多厚、多重都有要求。

具體到門店管理上,包括原味雞怎麼製作,控油多久也都有一套標準。

還有就是麥當勞,你看它一年要推出多少新品,要做多少廣告,多少偶像小鮮肉都逃不過麥當勞的魔爪; 而且它對於門店選址、加盟商篩選以及人員培訓等等,也都有一套極其複雜的衡量體系。

不然它們憑什麼保證新品推出來之後,每家店做的味道都能差不多?

怎麼在消費者心裡,打造一個安全放心的品牌形象呢?

靠在牙縫裡塞店,肯定是不行的。

要嚴格的篩選,培養,扶持,約束加盟商,纔有可能把品質做好。

但,這一切,和收加盟費的商業模式是背道而馳的。

還有一個大家很少意識到的問題,能管理好1萬家店的職業經理人是非常稀缺的,並且他們的薪資往往非常高。

大部分對於肯德基,麥當勞,海底撈這種規模的企業,核心管理人員的工資,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

他們可不是簡單的餐飲公司的高管,他們的收入,會讓很多人把下巴驚掉。

這裡爲了大家的下巴,我就不說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品牌想當伯樂,都不一定能找到那頭千里馬。

這就意味着,如果一個餐飲品牌,它的門店數量劇增,而且不是全直營,其中還有很多加盟店,那它的管理難度是指數級上升的。

就不說華萊士、蜜雪冰城這些加盟店遍地的性價比之王了,你就看茶顏悅色這種只有幾百家直營店,原則上品牌對於門店控制力更強的,這些年都鬧出過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

至於那些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家的加盟店,那基本可以說是羣魔亂舞了。

所以我們講,這種狂推加盟店的模式跟去做好一個知名品牌的策略是背道而馳的。

現在很多品牌對於加盟店就是放羊式的,給加盟商發個牌子,收收加盟費,反而對門店本身的運營和管理沒那麼重視。

而且在這種急速擴張的發展模式下,就算品牌想管,很多時候也是管不過來的。

這些年各家連鎖品牌加盟店發生的一系列問題,包括食品安全、服務質量下降、品控不穩定等等,其實都和這有關。

同樣,這也是對品牌資產的一種無形的透支。

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品牌的口碑,導致大家越來越不願意到這些門店消費。

而且,由於過度推加盟,導致門店之間密度太大而影響單店效益的情況也是普遍存在的。

要知道,全國適合這門生意,這個業態的優秀門店點位是非常有限的。

有些品牌,好地方開遍了,只能往犄角旮旯裡開,甚至一條街上開好幾家店。

這完全就是不把加盟商當外人了。

自家韭菜,想咋割咋割。

2

除此之外,以前正新雞排下場的時候,市場還屬於藍海。

但現在都已經整個炸雞市場都已經殺得血流成河了。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後來者入局,比如我最愛的喜姐炸串和夸父炸串等,甚至就連蜜雪冰城都已經開始賣炸串了。

整個炸雞小吃市場也越來越細分化,從雞排到炸雞腿,炸雞塊等等,任何一個細分賽道幾乎每天都能殺出來新的競爭者。

另外,這幾年連肯德基、麥當勞都開始消費降級,出各種價格更低的性價比套餐,而且它們的品控,比起一般品牌還更加穩定。

大家可以想象現在的炸雞小吃市場已經競爭激烈到什麼程度了。

而這個時候,正新雞排反而拋棄了自己曾經最大的一個優勢——性價比,也就是大家現在經常說的麪粉裹厚了,雞排變小了。

卷價格不夠徹底,單店收益又上不來。

大面積關店其實並不奇怪。

總而言之,正新雞排作爲一種街邊小吃,能夠爆火和它站上時代風口以及背後的供應鏈支撐有很大關係。

但當風口散去,這種過度依賴加盟,高速擴張,卻很難進行精細化運營的模式,難免會遭遇現實“愛的鐵拳”。

這同樣也是衆多飛速擴張的連鎖品牌都在面臨的一個困境。

但是,不要忘了,正新雞排現在仍舊是一個超過萬店的巨型餐飲連鎖企業。

在這種情況下,跑得穩一點,在門店運營和管理上花更多的功夫,或許比之前“跑得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