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唐德瑜 優化投資策略 做對做好
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讓摩根睽違八年半再推出的新基金IPO,募集首日金額便破百億元。 聯合報系資料照
「堅持做對的事,做好的事」,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的策略,讓摩根睽違八年半再推出的新基金IPO,募集首日金額便破百億元,當中的新臺幣級別百億額度被一掃而空。
唐德瑜強調,摩根追求的向來都是做到最好,並不是做到最大;因而持續觀察臺灣投資人偏好,思考如何集結集團資源和強項,滿足投資人需求。
集結資源 滿足顧客
金管會一直希望推動外商資產管理公司深耕臺灣市場,而不只是在臺灣賣國外引進的基金。然而多年來,僅少數外商投資公司推出臺灣團隊研發的產品。
爲與其他公司產品有所區隔,唐德瑜花兩年時間將摩根的投資團隊組成符合臺灣投資人需求的艦隊,今年2月起挑選兩檔臺股基金將投資策略微做修正,調整以來績效也出現明顯提升。
不僅於此,8月中旬募集的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的投資策略也是臺灣團隊歷經兩年時間的精心之作,從一開始提出新點子(投資策略)、克服臺美時差與總部各委員會溝通、經過不同環境週期測試、再到風控、回到臺灣法規如何操作,才催生出這次推出的美國多重資產策略,不僅是整個摩根全球平臺首發策略,據此策略架構在臺灣募集的新基金也是集團首發。
願意花兩年時間磨出一檔新基金,唐德瑜提出背後的思維,一方面考慮到過去幾年來金融市場變化多端,雖然產品愈來愈多元,但投資難度也明顯增加。
另一方面,資產管理領域競爭愈來愈激烈,不過,一如摩根大通集團總裁戴蒙(Jamie Dimon)所言,摩根要做最好的,未必做最大的,因爲追求的是做到「最好」,才能花兩年的努力與整合,設計出滿足臺灣投資人對收益愈來愈嚴格需求的基金商品。
「資產管理公司核心中的核心的核心,是爲投資人做到最好的alpha(超額回報)。」唐德瑜以三層核心強調,把投資策略做到最好,是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最重要的責任。
摩根大通對美國投資市場熟悉度高,旗下資產管理公司特別擅長做美國式產品,以臺灣投資人持有最多的境外股票型基金來看,摩根有三檔入榜,且全爲美國系列基金,包括摩根美國科技、摩根美國企業成長、摩根美國智選,同時在非投資等級債表現也相當優異。
美國商品 引爆話題
儘管對集團資源相當有自信,但在推出新品前,摩根團隊爲了解投資人的需求,還是慎重委託Yahoo進行一份調查「今年是美國大選年,你會想投資美國市場嗎?」
結果顯示高達27.4%受訪國人認爲美國是最適合長期投資的市場,領先各市場;對美國市場有興趣的投資人,有20.5%會選美債、17.2%會選美股,同時有32.7%特別注重資產增值、32.9%注重穩健配息。
有了這份調查,摩根更篤定要針對臺灣人需求設計出摩根集團第一檔純美國多重資產基金。
推出首檔純美國多重資產基金成功引爆話題,摩根資產管理是否趁勝追擊再跨足ETF業務也受到關注。唐德瑜明確表態,一旦切入臺灣ETF市場,就是做主動式ETF。
唐德瑜說,摩根對臺灣這幾年ETF發展很清楚,因不管在規模、受益人數、法人早期投入等多元組成的結構,讓市場看起來很健康,量體超越香港、新加坡,是摩根不會忽略的市場;再者,摩根在國外主動式ETF市場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在歐洲具有三至四成市佔率,爲市場第一大,在美國同樣居第一、第二名之譜,只是對於臺灣ETF市場「看得比較遠一點」,「我們思考的是什麼時候加入、如何加入」。
雖然外界目前對摩根切入ETF的進度尚難確定,但以唐德瑜堅持「做好的事」策略來看,或許不見得一定搶在第一棒,但推出時也勢必有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