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南美的小號波蘭,被吹捧的西方金融殖民地
除了波蘭,智利也是西方極力鼓吹的對象之一,我想他們也應當大力推廣博茨瓦納,因爲這仨是“轉軌三劍(賤)客”(大笑)。很多人只是隔着屏幕看數據,而且很多都是非常膚淺的東西。前兩天還有人在評論區大放厥詞說智利人均GDP2萬多美元了,咱先別說2萬美元能說明什麼,這個2萬美元的數據就是錯的,2023年他才1萬7,你咋給漲的?這一點就說明這個人完完全全是在胡說八道。智利人生活得到底怎麼樣?智利的物價是發達國家的物價,但收入和一般發展中國家無異,月收入平均在3000rmb左右,而這還是聖地亞哥這個首都區域,其他地方只會更低,除了那些銅礦和鋰礦區,這個收入水平和蘭州差不多。而且當地因爲消費主義氾濫,窮人很多,所以匈沙、搶劫等等都很多。智利中文網曾經報道過智利2個月內出現了155起這些見血的案件,大約有8800人被清除。要知道智利本身人口就不多,一共1960萬人,這個規模和哈薩克斯坦的情況差不多。當然 ,你要是看面積,肯定是不如哈薩克斯坦的,但是基本的經濟結構是類似的。
智利大銅礦
皮諾切特和阿連德的故事,芝加哥男孩的名字,這些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紀傳體題材,但對於智利本身的情形,實際上根本不清楚。智利出口的主產品就是銅礦。“銅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均爲世界第一,已探明蘊藏量達2億噸以上,約佔世界儲藏量的1/3。鐵蘊藏量約12億噸,煤約50億噸。此外,還有鋰、錸、硝石、鉬、金、銀、鋁、鋅、碘、石油、天然氣等。盛產溫帶林木,木質優良,是拉美第一大林產品出口國。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上人工養殖三文魚和鱒魚的主要生產國。”但是智利的貿易仍然是逆差的。這些東西就跟哈薩克斯坦出口的樣式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是在森林多、有銅礦的沿海地帶,所以智利出口的是銅礦、紙漿和水果,而哈薩克斯坦是在草原、沙漠多、有石油和鐵礦的內陸地帶,所以哈薩克斯坦出口的三大樣換成了石油、鐵礦和糧食,對,牛羊肉實際上還是要進口一部分的。
因爲傳統資源儲備的減少,智利和哈薩克斯坦都出現了替代性出口的第二礦產,智利是碳酸鋰,也就是鋰礦,而哈薩克斯坦是鈾礦,也就是核燃料棒的 原料。這兩年,鋰礦出口大概在70-80億美元上下;哈薩克斯坦天然鈾礦出口還不太高,也就是26億美元(2022年)。其他的東西就像葡萄酒,2024年在17億美元左右。桑坦德銀行的數據顯示,國際貿易佔智利GDP的75%左右。2022年,該國主要出口銅(佔出口的45%)、碳酸鹽(主要是鋰,8%)、魚片和其他魚肉(4%)、化學木漿(2.7%)以及杏、櫻桃和桃子(2.5%)。進口涉及石油(16.6%),汽車和其他車輛(5%),貨物運輸車輛(3.5%)和石油天然氣(3.3% - 數據Comtrade)。同年,出口公司數量增加到 7,781 家,與 2021 年相比增長了 7%。製造業在2022年的新出口商數量最多(+456),其次是服務業(+33)、採礦業(+23)、漁業和水產養殖業(+9)以及葡萄酒(+7)。這樣一個出口結構,註定了智利只是一個原材料生產者,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對其影響仍然很大。
但在銀行領域,智利邁的步子可比哈薩克斯坦快得多了,可以和波蘭相“媲美”。但本質上哈薩克斯坦、波蘭與智利住在金融上是沒有本質區別的。波蘭是徹底開放,連銀行都賣出去了,但是哈薩克斯坦還故作矜持一下,不允許外資把內部原有的銀行徹底收購,不能控股,但是也有例外,例如中信銀行把阿爾法銀行收購了,外資也可以在境內設立分行。除此之外,哈薩克斯坦銀行的主要融資還是靠國際上,因爲雖然他們內部利息高,但你還款的債息也更高啊,所以企業不太樂意貸款,都更樂意用“自有資金”去籌備,或者直接向國際上發債券等手段,當然最成功的還是卡斯皮,他們本身就是個電商+銀行+fintech的雜糅體。
2008年哈薩克斯坦跟着吃瓜撈,震盪得圖蘭-阿列姆銀行等都瀕臨崩潰,哈政府強力干預、收購了一批問題銀行,之後才慢慢重新私有化了。究其原因,哈薩克斯坦的銀行融資都是從國際上獲取的,而且他們還特別喜歡放短期貸,搞消費信貸繁榮,所以後面形成了惡性循環,越是搞消費,底下人越不願意存錢,儲蓄就少,儲蓄越少,國際借貸就多,一旦借貸多了,不光是貨幣錯配等小問題,更重要的事系統性風險加大了,比如說美聯儲加息或者做空週期的來臨,都會造成“資本驟停”,進而引發流動性危機,再就是米什金和伯南克說的那一套過程了。
看看消費信貸的比例
對於智利來說,他們早期的銀行私有化對象都是境內的大財團,實際上就是控制化工、採礦等資本的原考迪羅世家們,他們的融資結構跟哈薩克斯坦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靠國際資本流入,借的錢太多了,後面沒過幾年就爆發金融危機,危機之後大部分銀行都被外資給收購了,而智利央行僅僅是設置了一個外資借入要留20%準備金的這麼一個條件,但實證數據說明,這些措施在宏觀層面的效果並不明顯,也有人認爲它們在微觀層面改變了內部市場主體的理性判斷,所謂的“審慎管理”加強了,這一點實際上不過是自我安慰。2008年跌幅還不是很大,後面到了2014年,GDP下跌了300多億美元,從2774億美元降至2425億美元,比1982年那個降額還猛烈,當然降幅肯定是不如1982年的了。銀行基本被外資控制的情況下,智利的信貸繁榮也很猛,1226億都是家庭部門的信貸,比例基本上在40%左右。
看看波蘭是多少?
在2000億美元上下。佔比倒不是太高,在23.9%。當然,這個裡面有沒有把按揭貸款等算進去,那就不得而知了。波蘭GDP在七八千億美元左右。不過這個東西很吃人口,波蘭人口是3668萬人,智利人口是1960萬人。真要說不同點,波蘭是在蘇聯時期工業化了之後又在去工業化,而智利是根本沒有工業化,但後面直接走金融深化路線,就是麥金農的那一套東西。金融深化就是說過分的干預導致金融業應有的增長被抑制了,要破除“金融抑制”“金融淺化”的負面影響,這個理論本身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過分搞“金融深化”,其結果就是變成金融殖民地,這也是西方大力推廣這個學說的重要目的,這一點在全球南方爲什麼不可能團結?多虧西方塞給他們的三樣法寶裡已經說的很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