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來到新賽點

作者:喻言

編輯:周智宇

中國智能駕駛的競賽已然來到新的賽點。從元戎啓行、商湯絕影再到小鵬汽車,供應商和整車廠們都加速推進着端到端方案的上車速度,進一步推動智駕行業變革。

繼3月公開表態“L4是騙局”後,在6月1日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元戎啓行CEO周光又表示,“如果智能駕駛系統不能徹底擺脫高精度地圖,談何端到端。”

這並非周光第一次強調“無圖”方案與端到端模型的強因果關係,4月的北京車展上,周光就表達了類似觀點,並推出不搭載高精度地圖和應用端到端模型的高階智駕平臺DeepRoute IO。

此次周光帶來更多進展。他表示,元戎啓行已經與多家主機廠達成量產合作,預計今年將有萬輛級別,搭載元戎啓行系統的量產車進入消費者市場。

這也是繼小鵬汽車在AI Day宣佈端到端大模型要量產上車後,行業內又一家公司給出端到端量產的規劃。

周光認爲智能駕駛系統要擺脫高精度地圖。他解釋稱,端到端模型,如同人類大腦的神經網絡,更擅長看非結構化的數據,如圖片與視頻。而高精度地圖是一堆精確的三維表徵,是結構化數據的堆砌。

對端到端模型來說,高精度地圖是一堆深奧的數字代碼,難以理解,反而更直觀的圖片與視頻道路信息,可以與它同頻,並讓它輕鬆獲取信息。

“就像人類一樣,人類可以馬上理解圖片、視頻想要傳達的信息,但不能立即理解一堆複雜的結構化數據背後的意義。”

元戎啓行在2020年就開始研發“無圖”方案,並於2023年推出完全擺脫高精度地圖,只搭載導航地圖的“無圖”方案。

然而,要真正實現“無圖”方案,不僅要重構整個技術架構,提升感知系統的靈敏度,更要加強系統對整個行車場景的理解能力。這對行業大多數公司來說,還尚有難度。

因此,不少公司採用“走捷徑”的方法擺脫高精度地圖。比如有些公司採用基於高精度地圖製作的定製化地圖,也有些公司嘗試在導航地圖上進行各種“修補”和“堆疊”,例如打補丁、堆先驗、定製圖層等。

周光稱,元戎啓行已經打造出了由神經網絡控制的新一代的AI汽車。在他的暢想裡,在由神經網絡運轉的AI 2.0時代之後,AI 3.0時代就是通用人工智能時代,AI技術將會成爲一種基礎設施,廣泛應用到社會的各個層面。

當然,要實現從AI 2.0到AI 3.0的跨越,還需要大量技術積累,端到端模型會是其中關鍵環節。掌握相關技術並應用落地的公司,也會在AI全新階段率先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