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觀察 | 池黃高鐵背後的“綠”與“新”

池黃高鐵首發列車行駛在青山綠水間。

4月26日,“最美高鐵”池黃高鐵正式開通。池黃高鐵穿越九華山、太平湖等多個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環保要求極高。爲了在建設高鐵的同時,保護好這一方綠水青山,池黃高鐵的設計建造過程中,處處閃耀着“綠色”和“新質”元素。

列車途經碧波盪漾的太平湖景區。

通體潔白,優美的橋體上,“天下太平”四個硃紅大字,表達着國泰民安的美好祝願,讓太平湖特大橋,成爲一道人文與自然相融的風景線。

太平湖特大橋位於太平湖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溼地公園內,是國內跨度最大的高速鐵路多塔矮塔斜拉橋。

“在太平湖特大橋設計中,我們以守護綠水青山爲設計底色,力爭在源頭設計中‘不讓一滴污水流入太平湖’。”池黃高鐵總體設計單位,中鐵上海院池黃高鐵項目設計負責人王春雨說。

建設者在塔吊上安裝可視化吊鉤,實現遠程監測。設計雨水污水收集槽,使雨水、污水流進污水處理站,減少污染。制定水污染專項措施、採用泥漿循環淨化系統等源頭設計方案和多種施工方法,最大限度減輕施工作業對湖水的影響,其中的科技創新,取得多項專利。

設計者還挖掘沿線徽風皖韻的地域文化內涵,結合當地自然風貌,把池黃高鐵建成“有文化”“高顏值”的“生態畫廊”。

從空中俯瞰,太平湖特大橋猶如引頸展翅的一行白鷺,躍於青山、碧湖之間,再現李白遊歷此地留下的詩篇,“白鷺行時散飛去,又如雪點青山雲”。

池黃高鐵沿線分佈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溼地公園、森林公園等各類生態敏感區5處,涉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共16段36.8公里。

在建設中,池黃高鐵採用水壓爆破工藝開挖隧道,運用四級沉澱工藝確保污水零排放;應用遙感技術選線,減少佔地擾動;通過臨時用地復墾、噪音揚塵處理、回收利用廢水廢渣等環保措施,讓池黃高鐵建設與當地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和諧共存。

“我們還在高鐵沿線,增設孔隙更小的金屬防護網片,在保障高鐵運營安全的同時,保護山區野生動物。”細微之處,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鐵十一局池黃鐵路項目總工程師尚海闊表示,池黃高鐵以高質量的設計施工,維護高品質的生態環境,將生態理念貫穿池黃高鐵建設始終。

列車經過池黃高鐵最長隧道——嶺上村隧道口。

池黃高鐵位於皖南山區,沿線地形地貌複雜,全線共有隧道34座,特大、大中橋樑總計55座,橋隧比高達89%。

僅在中交路建項目部相關負責人金鵬負責的34.76公里工程標段裡,就有橋樑12座,隧道11座。

“標段內地形變化複雜,沿線峰巒疊嶂、溝壑縱橫,途經多個環境敏感點。”在全長10799m的上田嶺隧道中,金鵬和同事們克服斷層、淺埋、反坡排水、順層等高風險地質情況,採取新奧法組織施工,推行機械化減人,按照“巖變我變”策略動態調整施工方案,最終如期高質量兌現工期目標。

通過數智化軟件分析圖紙,實現可視化作業和項目遠程監控;在軌道工程施工時,創新使用新能源焊軌機,代替傳統柴油動力焊軌機……一項項科技賦能,讓池黃高鐵邁出了智慧建造的步伐。

“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加快智能、新型裝備的研發和應用,對現有鋪軌機組進行迭代升級,自主研發本鄰兩線鋪軌機進行鋪軌作業,單日鋪軌進度最快可達9公里。”尚海闊說,相比傳統作業方式,新型裝備節約施工作業時間約40%,減少施工人員約60%,大幅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風險。

池黃高鐵的開通,將讓更多人走進大黃山地區,享受自然的寧靜與美好。對環境敏感點的保護和新質生產力的應用,讓高鐵建設的同時,綠水青山不受打擾。

來時青山綠水、走時綠水青山,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在池黃高鐵的飛速馳騁中,徐徐展開。(記者 彭旖旎 史睿雯 劉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