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軍隊何時開始注重下身防禦?秦漢時代腿部鎧甲問題初探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黎子堂

字數:3925,閱讀時間:約11分鐘

首先說明的是,筆者所說的【秦漢】是一個包含了秦、西漢東漢、乃至中間的新莽,甚至是後來的季漢,橫跨四百餘年的超長曆史時段。期間甲冑的形制是有發生一定改變的,故而在討論漢代的甲冑問題時,尤其要注意時間的定位。當然,由於腿部防護的變化極小,如果不考慮名稱上的演變,甚至可以說,東漢士兵的腿部防護可能與他們的戰國前輩一樣。故而,本文就採用漢代這一極寬泛的時間概念進行整體的闡述了。

大腿即臀部至膝蓋的部位,這部位的防護,主要由腿裙負責。漢代將腿裙稱爲“髀褌” 如顏師古注“三屬之甲”時引如淳“上身一、髀褌一、脛繳一”,此處“髀褌”一般就認爲是腿裙。腿裙在西漢時已有使用,劉永華先生在《中國古代軍戎服飾》一書中曾對楊家灣兵俑中的騎兵俑進行考察,指出部分騎兵俑大腿部分有畫出的似用整片皮革做成的髀褌,周圍還用黑紅等色勾邊來表現甲的包邊(見下圖)。這一發現是非常有見地的。

另外,二十家子出土的部分殘鐵鎧也被推測爲是髀褌,若屬實,則說明鐵製裙甲亦開始應用。到了東漢,反映腿裙形象的材料便更多了,常見的就有山東沂南畫像石像與徐州十里鋪畫像石像(見下圖)。從畫像石中的情況來看,這一時期腿裙形制已經發展的較爲完善。

除了正常的腿裙,還可以通過增長鎧甲下襬來防護大腿,比如徐州楚王陵出土的2號小魚鱗甲。與同墓其他甲的復原形象相比,這套甲復原的顏值只能用悲劇來形容...所以知名度相應的也非常之低。低顏值的罪魁禍首就是其超長的下襬部分。該甲爲連衣裙形制,下襬甲裙目測可以延伸至膝蓋部分,《甲冑復原》一書認爲此種形制與車兵甲冑有關。(見下圖)

小腿即腿部膝蓋以下,腳踝以上部分,見於文獻記載的漢代士兵小腿部分服裝,有“行縢”“偪脛”“鐵脛”等幾種。所謂“行滕”,周時或稱爲“邪幅”,《詩經-小雅-采菽》有“邪幅在下”語,鄭元箋雲:“邪幅,如今行滕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至戰國,始稱爲縢,如《戰國策-秦策一》載蘇秦“贏縢履屩”、《晏子春秋》語“布衣縢履”。漢時始見行縢之稱,《漢官儀》載“鼓吏赤幘行縢”。

簡單地說,就是後世的“綁腿”,此物雖然對行軍趕路有巨大效益,也能免受蚊蟲叮咬、草叢刮傷等麻煩,但其材質決定了其並不能作爲抵禦攻擊的防護裝具,雖然唐時有“韋皮行縢”,採用皮質,部分具備了防禦功效,但皮質行滕爲南蠻特色,並非中原所普遍使用。依王子今先生觀點,中原行縢通常還是以布質爲主。故而,行縢嚴格來說不能算作小腿部分的防護。

而真正承擔小腿部位防護任務的,當是“偪脛”與“脛衣”,“脛衣”顧名思義,這裡不過多贅述。而“偪脛”之稱較爲晦澀,其見於《漢官典職儀式選用》,其中在描述正月朝會時記載到“(羽林虎賁)陛戟左右,戎頭偪脛”,據王子今先生考證,“戎頭偪脛”即是東漢殿前“虎賁羽林”的正式裝束,其中“偪脛”就是脛部防護。“偪脛”的形制如何,史無記載,只能通過考古發現進行推測。首當其衝的,便是以秦陵兵馬俑爲代表的一系列的秦漢兵俑。

根據《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下文簡稱《報告》),秦俑下裳服用有褲、行滕、護腿三種。褲與行縢不必贅述,主要是護腿,按《報告》所述,護腿可分爲兩式(具體見下圖):一式爲直筒形,長度下至足腕上抵膝,上粗下細,足腕處收束似用緊口帶束扎。另有部分呈漏斗形,長度下至足腕上至腿肚。一式整體粗壯,質地厚重;二式爲上下兩節相連接的圓筒形,長度下至足腕上抵膝。從腿肚部分分爲上下兩節。《報告》中還提到,此類護腿中似裝着綿絮,質地鬆軟,是衛體的防護性裝備,用於防護箭鏃、戈、矛等兵器的刺傷。

另外關於這類護腿的稱呼與材質問題,學界也有部分討論。筆者所見主要有四種:首先是“絮衣”說,如袁仲一在《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中將此比定爲晁錯《言兵事疏》中“堅甲絮衣”的“絮衣”。但只要稍讀漢簡,即可知絮衣乃是作爲鎧甲的襯墊填裝物。故袁氏之說不值一駁。

二是“脛衣”說,可見於許衛紅先生《秦俑下體防護裝備雜探》與王學理先生《秦俑專題研究》,其中許衛紅先生指出這類“脛衣”應以質地細密柔軟的羊皮製成,厚度上要比甲片(文中指出甲片一般厚0.2-0.3cm)薄上0.1cm。而王學理先生則是把《報告》中的“二式護腿”下半節部分(見下圖)比作“脛衣”。

三是“跗注”說,也見於王學理先生《秦俑專題研究》,王學理先生將《報告》中的一式護腿比作“跗注”,所謂“跗注”見於《左傳·成公十六年》:“楚子使工尹襄問之以弓,曰:‘方事之殷也,有韎韋之跗注,君子也。’”

後世各類註解皆將“跗注”與軍服聯繫,如杜預注:“跗注,戎服。若袴而屬於跗,與袴連”,韋昭注:“跗注,兵服。自要以下,注於跗”。王學理先生根據注中的描述,認爲其就是秦俑中的護腿,並指出其是屬於皮革製品的性質(韎韋爲赤黃色熟牛皮)。此說甚佳,但考慮到“跗注”畢竟出自成書較早的 《左傳》,漢代似已無此類稱呼,故本文並未採取“跗注”說。

四就是“偪脛”說,此說可見於王子今先生《秦漢名物叢考》,關於“偪脛”,前文已有敘述,這裡不多贅述。從其出處爲《《漢官典職儀式選用》可知,“偪脛”應是漢代官方對於脛部防護裝備的正式稱呼。而民間,可能直接稱以“脛衣”。

以上,我們可以推知出“偪脛”的形制,應與秦俑的“一/二式護腿”類似。但在其製作材質上,《報告》稱“似裝着綿絮”,而許衛紅、王學理兩位先生則認爲應爲皮製。但是羊皮還是牛皮則又有所爭議,若就防護性能上,自然是以皮製爲佳,且秦漢帝國無疑具備提供皮質護具的財力。只是光從秦俑外形上看,實難判斷。筆者認爲,或許可綜合兩說,即外包一層皮質護具,內填充棉絮爲襯墊,類似鎧甲的形制。

這類護具在漢代兵俑中亦可見到,許衛紅先生文中就舉了徐州獅子山兵馬俑的例子,見下圖。

只是大部分研究中,均將漢俑小腿部位的護具當作行縢。比如在《陝西省咸陽市楊家灣出土大批西漢彩繪陶俑》一文的彩圖摹本中,楊家灣重步兵俑的小腿部位護具就被描摹成行縢。(見下圖) 前引許衛紅先生文中的徐州獅子山兵馬俑脛衣,在《秦、西漢時期兵俑研究》一文中也被描述成“行縢”。

但是,直接看文物的話便會發現,一些被描述爲行縢的其實是“偪脛”一類的護腿。以楊家灣的重步兵俑爲例(見下圖),從殘存的塗漆來看,其上並無表現行縢纏繞的炫紋形象,與其說是行縢,不如說更像秦俑中的“一式護腿”。

當然,這只是筆者根據圖像進行的粗略推測,準確性不大。但是,通過前引虎賁羽林穿着“偪脛”的記載可知,漢代也是有重視腿部防護的。同時新末戰爭中,亦有以“鐵脛”爲名號的起義軍部隊存在,“鐵脛”可能就是鐵製的護腿脛衣,這也側面反映當時脛部防護的流行,否則斷然不會成爲軍隊名號。此類“鐵脛”,或即《戰國策-韓策》中所提及的“鐵幕”(司馬貞《索隱》引劉氏注“謂以鐵爲臂脛之衣”)。

再說一下“偪脛”“脛衣”等護腿的裝備量,從兵馬俑中的情況來看,與一般印象中不同的是,着行縢的士兵主要是軍陣前鋒的三排輕裝弓弩手。而後方的鎧甲武士俑、馭手、車右、軍吏則大多着護腿。而漢代,殿前陛戟的精銳禁軍-羽林虎賁亦以“偪脛”爲標準裝備。以上反映了護腿裝備的普遍性。

除了大腿和小腿部分的防護,還有膝部的防護。膝部的防護材料很少,筆者只看到《左傳-桓公二年》有提到“黼”,杜預解釋此物爲“韋鞸,以蔽膝也”,但此物似乎並非專門的軍事裝具,而相關形制也無從考察。

倒是王學理先生在秦俑中發現有類似護膝功能的護具,稱之爲“膝縛”。文中說這類護具類似今日的短裙?筆者對此不甚瞭解,僅在此錄上,供讀者參考,對於其防護功能如何,也無從分析。但是既然可見於秦俑,則說明在當時應該也不算稀罕物件,漢代可能有繼承此類護具。

通過以上極其粗略的梳理,我們大致可知道,秦漢時期的腿部護具還是較爲多樣的。裝備量較大的就有“偪脛”“脛衣”一類護住小腿的護具,另外腿裙也在不斷髮展成熟。希望在未來的重演復原中,能看到更多關於腿部防護的復原。

參考資料:

劉永華著. 中國古代軍戎服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09.

路甬祥總主編. 中國傳統工藝全集·甲冑復原. 鄭州:大象出版社, 2008.09.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編著.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1974-1984 上.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8.10.

袁仲一著. 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0.12.

王學理著. 秦俑專題研究. 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4.06.

王子今著. 秦漢名物叢考 增訂版 上.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23.01.

許衛紅.秦俑下體防護裝備雜探[J].文博,1994,(第6期).

何漢南.陝西省咸陽市楊家灣出土大批西漢彩繪陶俑[J].文物,1966,(第3期).

王晨仰.秦、西漢時期兵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