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陳映真 北京辦告別式
2003年陳映真(前排左二)發起的「夏潮報導文藝營」,與楊樹清(後排左起)、藍博洲、李文吉、蔡明德等人利用午餐空檔合照。(蔡明德提供)
作家陳映真的告別式1日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60多名來自臺灣的親友到場悼念,還有上百名民衆自發前來送最後一程。(中央社)
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特別緻花圈悼念陳映真。(中國臺灣網提供 攝影/於斯文)
陳映真告別式,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以花圈致哀。(中國臺灣網提供 攝影/於斯文)
臺灣作家陳映真的告別式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包括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先前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亦針對陳映真的辭世發表言論,大陸對陳映真的重視可見一斑,尤其將他視爲反對「文學臺獨」的重要旗手,中共領導階層也多表哀悼。
馬曉光在11月30日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應詢時稱「陳映真是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臺灣同胞的傑出代表,著名文學家,臺灣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領袖和理論家。」尤其推崇陳映真「揭露臺獨的荒謬與危害」,稱其「崇高信念和光輝人格將激勵兩岸同胞繼續前進」。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雙一也曾指出,對大陸人而言「要了解臺灣社會,就一定要讀陳映真,他的作品是臺灣社會的一面鏡子。」
無未能歸根之憾
陳映真11月22日在北京病逝,享壽79歲。告別式上有來自臺灣的60多名親友到場悼念,包括日前纔將《人間》雜誌時期人物攝影作品集結出版《人間現場》的紀實攝影師蔡明德,以及同因《人間》結緣的關曉榮、藍博洲、楊渡等人。對於臺灣多「蓋棺」論陳映真身後未能「落葉歸根」,藍博洲則認爲,情思所繫纔是「根」之所在,對於「以中國的孩子自居的陳映真」而言,並沒有人們所謂未能歸根的遺憾。
據新華社報導,陳映真於病重期間及逝世後,中共領導階層如俞正聲、劉延東、孫春蘭,杜青林、林文漪等均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1日的告別式上,禮堂中即可見俞正聲、劉延東、孫春蘭致贈的花圈,陸涉臺系統官員則見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前任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李維一出席;告別式禮堂內沒有哀樂低迴,而是陳映真朗讀自己80年代作品《鈴鐺花》的聲音迴盪。
由「陳映真先生治喪委員會」所發放的資料,稱陳映真爲「臺灣愛國統一運動的重要領袖」,然而在官方的「愛國」視角之外,陳映真其實更影響了大陸一代文化人,如知名作家王安憶就曾表示:「假如我沒有遇到一個人,那麼,很可能,在中國大陸經濟改革之前,我就會預先成爲一名物質主義者。而這個人,使我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對消費社會的抵抗力。這個人,就是陳映真。」
相應於臺灣預計出版《陳映真全集》,大陸光明日報社近日向各界廣發約稿信,「爲緬懷陳映真先生爲人風骨與治學風範,與『文化臺獨』鬥爭的精神,我們擬儘快編輯一本《陳映真紀念文集》。」預計明年1月底出版,屆時並將舉行陳映真的紀念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