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深東盟產能合作 3年內貿易總額可達1兆美元
▲第14界中國—東盟(東協)博覽會高官會議。(圖/翻攝自《中國-東盟博覽會》官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東協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中國與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ASEAN)正在升級雙方自貿區建設,希望能以產能合作、互聯互通,爲雙邊關係和各自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按照計劃發展,至2020年,中國、東協雙方可以創造高達1兆美元的貿易額。
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13日表示,「2016年,在世界經濟整體增長乏力,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中國與東盟(東協)繼續保持了緊密的經貿及投資合作勢態。」產業合作帶動投資合作,是推動雙方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中國與東協累計互相投資額超過1600億美元。依照計劃發展,2020年,中國、東協雙方貿易額要達到1兆美元的目標,意味着未來5年雙邊貿易年均增長需達到20%。
▲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圖/翻攝自《中國-東盟博覽會》官網)
李勇說還說,雙方在基礎設施和產能合作方面各有優勢與需求。中國是世界產業大國,有成熟的工業化技術和城鎮化建設經驗,正是東盟各國所要的,「中方鼓勵並推動與東盟國家合作興建各類經貿園區,推進產業合作。」
目前,中國與東協已經在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老撾、柬埔寨、印尼等國家合作建設多個經貿合作園區,成爲中國與東盟區域經濟合作的「範本」,也爲中國企業到東協國家投資合作提供重要的載體。
而在中國境內,中新(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馬(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馬中關丹產業園等一批「混血基因」產業園區也順利落成,成爲中國與東協產業合作亮點。
廣西作爲中國與東協的「對接窗口」,商務廳副廳長馬繼憲表示,目前「中馬雙園」專案進展順利。在中馬欽州產業園方面,啓動區7.87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的中海匯鑫資租賃項目、北斗衛星產業園等項目已簽約入園。
▲中國-馬來西亞關丹產業園區。(圖片翻攝自/《中國-馬來西亞關丹產業園區》官網)
馬中關丹產業園方面,年產量350萬噸H型鋼等聯合鋼鐵專案正在加快建設,積極推進多個以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爲主的專案。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參股關丹港建設,營運還不到兩年,輸送量和營業收入兩個指標就已經翻了一倍。
馬繼憲還表示,未來會以跨國合作園區、沿邊開放開發試驗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和服務外包園區爲平臺,打造外向型經濟工業區,促進更多中國與東協產業合作項目。
中國—東盟(東協)博覽會是雙方經貿合作交流重要平臺,第14屆博覽會將於9月12日至15日在南寧召開,會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助推區域經濟一體化」爲主題,以貿易、投資、旅遊合作爲重點;將聯合中科院等70多家研究院,向東協國家介紹中國航太、化工、通信、裝備製造業等高新技術,推促有能力的中國企業到東協國家投資。
▼第14屆中國-東盟(東協)博覽會將於9月12日至15日在南寧召開。(此圖爲示意圖/翻攝自《中國-東盟博覽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