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的威力:日本發明鈣鈦礦光伏電池 量產卻遭中國壟斷
由日本發明鈣鈦礦光伏電池前景看好,但目前這種輕薄可彎曲新型光伏電池的量產卻遭中國壟斷,佔據全球8成以上的產量。(圖/中國科學院應用化學所)
7國集團(G7)今年4月的氣候能源環境部長會議上通過共同聲明中指出,與浮體式海上風力發電等並列,將推進開發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等革新技術,證明了鈣鈦礦光伏電池將成爲脫碳技術的新星。不過,日媒報導稱,這項潛力無窮的最新光伏技術雖然是日本學者所發明,但在量產上卻幾乎全都掌握在陸企的手中,證明了「中國製造」的能力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俄烏戰爭造成的石化燃料危機讓世界各國更加重視能源安全保障,可再生能源的擴大受到更多國家和企業的重視。目前正在快速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中,又以光伏、風能、氫能、核電站、二氧化碳回收5個領域備受關注的11項脫碳技術最受重視,其中「鈣鈦礦型」光伏電池則是能改變規則的新一代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
報導說,鈣鈦礦型光伏電池輕薄、可彎曲,還可以設置在牆面及車頂,用厚度不到1毫米的薄光伏電池就能提供電力,連在房間內的微弱光線也足以產生充分的電力,這是傳統矽光伏電池無法實現的。加上鈣鈦礦光伏電池製造工序簡單,塗上材料晾乾即可,價格可以較矽光伏電池降低一半左右。
據東京大學瀨川浩司教授估算,如果是鈣鈦礦型光伏電池,2030年可設置面積最高達到470平方公里,相當於1萬個東京巨蛋體育場,發電能力可達600萬千瓦,相當於6個核電機組。
報導指出,在有望實現脫碳的11項技術中,鈣鈦礦型光伏電池及浮體式海上風力發電等近一半技術是日本在開發階段領先。鈣鈦礦型光伏電池是日本桐蔭橫濱大學的特聘教授宮阪力發明的技術,但在量產上領先的卻是中國企業。目前大正微納科技在江蘇省的工廠投資8000萬美元建立了年產能1萬千瓦的生產線,從2022年夏季已開始量產,預計2023年產能將達到10倍。
由於在國外申請專利需要大量費用,因此宮阪教授只在日本國內申請了部分基礎專利,國外企業不需要支付專利使用費也是中國在量產方面領先的一大原因。日本有幾家公司也許劃2025年以後量產,但是包括日本大型電子機械業者在內的企業龍頭行動卻非常遲緩」。
過去也出現過相似的情況。傳統光伏面板也是日本企業在開發和實用化上領先,在2000年代,京瓷、夏普等日本企業在全球佔有50%份額。但得到國家等補貼的中國企業以低價格量產,現在已佔有全球8成以上市佔率,很多日本企業已退出。 未來鈣鈦礦型光伏電池普及時,日本如果依靠進口面板,本質上難以實現國產化,有可能成爲能源安全保障的死角。
報導表示,全球低碳能源產業的投資競爭亦不斷加劇,美國調查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報告顯示,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等低碳能源技術的投資額在2022年爲1.11兆美元,比上年增加了3成,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來自中國的投資額爲5400億美元,佔比接近一半;美國爲1400億美元,排在第2;日本排在德國、法國、英國之後,僅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