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90天談判期剩1個月 劉鶴月底訪美面臨2大挑戰得「啃硬骨頭」
根據中國商務部發布的訊息,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於1月30日至31日訪美,針對經貿問題進行磋商。這次談判距離「90天期限」僅剩1個月,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形容,劉鶴此次訪美得「啃硬骨頭」,中美兩國如何在短時間內達成共識,以及確立有效機制避免美國再次出爾反爾,都將是嚴峻的挑戰。
▲中美就貿易問題於12月13日首次協商,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與劉鶴(右)。(圖/路透社)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指出,「新一輪中美經貿談判正從元首層、主管層、技術層三個層級來推進」,作爲中美經貿磋商中方的代表,「劉鶴此番赴美開展磋商,一方面說明此前的技術層磋商已取得一定進展,雙方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了準備;而在解決分歧方面,中國是有足夠誠意的」。
此次貿易談判將面臨兩大問題,首先是「時間緊迫」,白明表示,「月底的磋商距離3月1日的90天期限僅剩1個月,如何達成一項雙方都能滿意的協議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另一項難題則是「確立有效的執行機制」,以避免2018年美國出爾反爾的情況。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圖/中新社)
在磋商內容上,白明認爲,「劉鶴赴美將面臨着『啃硬骨頭』的挑戰,首當其衝就是結構性問題,目前中美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國企補貼、非關稅壁壘等結構性問題上分歧較大,但雙方也有可能取得新進展。」
從新修訂的《外商投資法》來看,中國已明文規定「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轉讓技術」,即使如此,白明表示,在過去「中國從未強制企業轉讓技術,但中國願意在新法律中加以明確以迴應外企的關注」,且「一定不會以損害自己的長遠發展爲代價,來換取不公平不對等的貿易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將14類基礎和新技術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包括生物技術、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定位導航、機器人、數據分析、量子信息和傳感、增材製造、腦-機接口、先進材料等多個領域。
▲大陸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圖/CFP)
儘管反對聲強烈,但美國商務部預計將發佈這份「出口管制清單」的正式提案。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指出,在美方徵求意見期間,其他國家的相關行業組織、企業和研究機構普遍表達擔憂,「中方始終認爲,科技發展成果應該得到有效的保護,同時也應該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希望有關國家審慎處理,採取建設性的舉措,避免給正常的國際貿易和科技合作帶來影響」。
白明指出,美國準備實施的這14項技術出口管制,和美國國家安全的關聯過於牽強,「這些技術大部分都是民用領域,比如人工智能等在軍用領域應用非常少,與國家安全掛鉤幾乎沒有根據。實際上,後者只是藉口,美國真正的目的是通過技術封鎖,來保持自身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優勢」。
中國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何偉文日前分析,「中美關於貿易平衡的磋商,不能只強調中國多進口美國的初級商品,更應將放寬美國技術出口限制納入到討論範圍中來」。
另外,有關「中國高科技產品存在安全風險」的說法,高峰表示,「這是對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捕風捉影、毫無根據的無端指責」,「中國科技的創新和發展,不是對世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