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108課綱存廢 蔣萬安說清楚

中國時報社論

最近有一份連署在Line羣組裡廣傳。那是區桂芝的呼籲:「敬愛的臺灣人民,我們在臺灣已經失去民間刊登廣告的自由!麻煩各位鄉親父老,儘量在各種羣組裡幫我們廣爲宣傳,廢除荼害臺灣第二代、第三代的108課綱。」

教育界心聲 遭審查禁刊

事情原委是:區桂芝老師與吳昆財老師受邀到美國演講有關「108課綱」歷史教育的斷裂與品德教育失敗,看到美國時代廣場上刊了廣告,聲援巴勒斯坦人,也呼籲美國不要再支持以色列。於是吳昆財想到,是否也可以在臺灣設置刊登「反對108課綱」的廣告?基於中華文化在下一代不能失根的願望,美國僑界表示願意全力支持。

回臺後他們開始設計燈箱廣告,準備在捷運、公車車廂上刊登。因爲資源有限,也僅在少數捷運站和兩三條公車路線。想不到這個請求被捷運與公車處委託的廣告公司以「內容太敏感」爲由拒絕了。區桂芝老師因此感嘆,到底臺灣還有沒有言論自由。連在蔣萬安與侯友宜治理下的臺北、新北都如此,遑論其他。

事有始末,我們不妨回頭看看內容到底多「敏感」?要刊的內容如下:「廢108課綱!救教育,倒退嚕。國英數減減減,一星期各只剩4節課;選修代數、選修幾何、微積分,全消失;自然、社會也大減。老師趕課上不完,學生基礎能力下滑,考試題目看不完、看不懂。找回失去的競爭力,救救孩子,救救老師。請作夥打電話到教育部,到官網留言。」

站在教育第一現場的老師一定都瞭解,這不是什麼政治性的宣告,而是所有老師的心聲。教育部規定要教的課程這麼多,必考科目就這些,但在各種「政治正確」的要求下,新增了母語教學等非原有的課程,導致國英數上課時數被減,而中學應選修的代數、幾何、微積分等也沒有時間修,學生程度下滑,到了大學,凡是與數理有關的課程,全都要補修。這造成老師很大的焦慮。

更麻煩的是考試。現在的考試基本上以學力測驗爲主,所謂學力,就是考學生的理解力與解決能力,於是一些題目,變成考理解能力,明明是一道數學題,卻寫成了應用題,舉例言之,會用如買菜、預算費用、雜項等的諸種平日生活問題來當考題,把一個數學題搞成閱讀測驗。學生光是讀完題目,搞清楚內容,就用去大半時間,更不用說理解後的解題了。這便是老師焦慮的另一個重點:到底我們教數學還是教應用。

馬英九教訓 蔣萬安警惕

老師的焦慮是一種責任心,怕沒有把孩子教好,沒給他們足夠的學識,去應對未來的挑戰。怕孩子競爭力不夠,品德敗壞,走上失敗人生。然而,這些在教學現場的老師根本沒有發出心聲的管道,纔會不斷向區桂芝老師訴求,希望教師的困境被社會聽見。這樣的心聲是教育界最卑微的訴求,是爲了孩子的人生在請命,這麼有責任心的老師,學生與家長要感激都來不及,怎麼會說他們太政治化呢?

這樣的內容,刊登在捷運、公車上,有什麼不妥?爲什麼臺北市如此自限自縮。蔣萬安一開始可能不知道此事,但此事既已公諸於世,就不應視若無睹,沉默以對。事實很清楚,美國紐約都可以刊登反對美國政府支持以色列的廣告,臺灣爲什麼不能刊登民間要求廢除108課綱的呼籲?如果連這樣卑微的內容都要審查禁刊,那麼,全臺灣的廣告,就只剩下中央政府的政令宣導,以及各種政府買下的置入性行銷,這樣還是一個民主國家嗎?如果臺北市都自限至此,請問民間還有機會發聲,以對抗中央政府的政策嗎?我們想問蔣萬安和侯友宜,你們對108課綱是什麼態度?

蔣萬安要切記馬英九的教訓,不要以爲避事怕事,事情就不會來找你。會找上你,就是因爲你可能成爲明日之星,他們就要先打倒。今天避開了區桂芝,亮出自己畏縮的本性,明天就會有更囂張的攻擊。光一個颱風天正常上班上課,全臺灣各縣市都這麼做,沒人說什麼,卻獨獨攻擊蔣萬安,理甚易明。在教改這件事情上,不管如何,雙北市政府不能再畏縮了。堂堂正正,捍衛老師的言論自由人權,有何可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