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兩岸一推一拉的民心之爭
中國時報社論
中國大陸《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將於9月生效,根據對岸法律對臺灣民衆國籍之規定,條例中的「中國公民」包括臺灣人。換言之,未來國人若在海外遇險,中國大陸外館提供援助將具有法律依據。諷刺的是,不久前蔡政府剛剛通令「大陸人民非屬中華民國國民」。當民進黨「踢走」大陸人,大陸當局「罩」海外臺人,兩岸一推一拉背後是民心之爭。
同等待遇 在陸臺人訴求
大陸立法將臺灣人納入領事保護對象,並非是驚天動地的大新聞,而是既有慣例的成文化、法制化,也見證了兩岸關係的變遷。根據對岸《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臺灣居民被定義爲「居住在臺灣地區的中國公民」,但在實際操作上,由於臺灣地區被大陸官方視爲「境外」,故長久以來臺灣居民被視爲「境外人士」、臺商也被視爲「外商」。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外」意味着「優待」,想必早期登陸的臺灣人,都有類似體驗。但隨着大陸加入WTO、建立一視同仁的市場,再加上北京自身對臺思維轉變,習近平時代更傾向「同等待遇」的對臺融合戰略。同時,過去10年來,由大陸內需驅動的網路經濟興起,在陸臺灣民衆的「外人」標籤,反帶來諸多不便,要求「同等待遇」也變成不少在陸臺人自下而上的訴求。
大陸的「融臺法制化」固然有基於單方面的主觀意願或政治策略,但本質是兩岸經濟實力、國際影響力的客觀塑造結果。正所謂形勢比人強,當臺灣人到了大陸,如果不拿卡式臺胞證、居住證,就不易申請到支付寶、微信帳號,也就難以在當地立足;同理,當臺灣人到了國外遇到危險時,如果找不到臺灣政府或外交單位,瀕臨山窮水盡之際,也不免會產生找大陸外館的念頭。
以1年前轟動全臺的「柬埔寨事件」爲例,去年8月底大陸外交部透露已經收到20多名臺人求助,並已協助成功解救部分人員,而香港政府也在去年9月證實在北京支持下解救14名港人脫困併成功回港。由於至今沒有臺人公開披露自己被陸方成功解救的案例,故當然有理由懷疑陸方訊息是否真實準確、是否有政治宣傳企圖,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當時臺人向民進黨政府求助無門、我外交部推諉卸責、我警政單位束手無策,的確是事實。
融臺政策 爭取臺灣人心
大陸《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生效後,若真有臺灣人在海外深陷困境,主動尋求陸方外館協助,一開始或許是不得不做出的無奈選擇,然一旦成功個案逐漸累積,「找大陸有用」的耳語必然會在海外臺人圈傳開,那麼屆時臺灣人若再尋求大陸協助,就不再僅是現實所迫,而是變成一種主觀性的路徑依賴。如此一來,大陸不必派任何軍機、軍艦,不必大費周章挖角任何臺灣友邦,就可以贏得臺灣民心。反過來,當海外臺人理所應當地認爲「有困難找大陸」,兩岸離心靈契合還遠嗎?
當然,單就大陸《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而言,政策從提出、生效到落實,註定需經歷漫長的過程,也要嚴格接受民意檢視。雖然大陸曾多次向戰亂地區派出軍艦、專機大規模撤僑,引起正面反響,但在網路上搜尋不少海外大陸民衆對自家外館領事服務的評價,也不乏尖銳批評和嗆聲。因此,大陸能否真的將「融臺」落實、爭取臺灣人心,根本上還是要看執行層面的實效。就像過去幾年大陸各地轟轟烈烈的「惠臺競賽」,究竟有多少落實、臺灣民衆有多少感知,還需打上問號。
不必否認,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努力照顧現居臺灣的陸配、陸生,但民進黨反中DNA決定了蔡政府兩任以來,對大陸人民是「不友善」的基調:從剛上任時冷對陸客團「火燒車」,到後來疫情「小明之亂」,再到近期通令不再視大陸人民爲國民,當政治凌駕政策,意識形態就必然凌駕常識與人性。反觀大陸「融臺」固然出於政治考量,但至少願意從最具體的領事保護、支付寶開戶等細微處做起,讓臺灣人感到方便、感到友善,長此以往兩岸民心天平必然會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