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分「陽暑」、「陰暑」兩者大不同

熱門話題

端午節過後,臺灣正式進入炎熱高溫的夏季。面對中暑等熱傷害威脅,除了多休息與補充水分,部立臺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藍士凱分享補氣提神的「生脈飲」,在家或辦公室都能輕鬆DIY,並以中醫觀點分辨「陰暑」和「陽暑」。

中醫認爲中暑分爲「陽暑」與「陰暑」。藍士凱表示,陽暑是因長時間在高溫、通風不良、且溼度高的環境下活動,即使流了很多汗,也無法排出身體多餘的熱的狀況,產生多汗、口渴、頭暈、頭痛、倦怠等症狀,可以用刮痧來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體內熱氣排出,解除陽暑症狀。

而陰暑是指「寒邪閉塞體表」,這一族羣多數時間待在冷氣房、經常進出室內外,或吃太多冰飲,「無汗」是最大特徵,體內有熱氣卻流不出汗。藍士凱說,中陰暑者不建議刮痧,反而要飲用有薑片的茶湯,使身體加速發汗,才能解除不適。

想預防中暑、解除疲勞,藍士凱分享補氣提神的「生脈飲」,準備參須(粉光參)3錢、麥門冬3錢、五味子10顆,放入500到1000毫升的水中,煮開即可飲用,可多次回沖直至無味,幫助疏通氣血。

另外,中醫的「三伏貼」可冬病夏治。藍士凱說,在大熱天以熱性藥貼敷合適穴位來暢通經絡,尤其對於治療虛寒性疾病,如過敏、慢性疾病等,以暢通經絡,調節臟腑機能,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6月至8月是最適合進行三伏貼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