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墾丁核三廠出水口「維氏腦紋珊瑚」已發展出耐熱力
▲研究發現出水口珊瑚比起位在常溫海域的耐熱度高上攝氏3.1度。(示意圖/達志影像)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大仁科技大學與海洋生物博物館發佈共同研究的成果,他們利用全球獨有的「薄荷醇白化珊瑚」技術,證明生存於墾丁核三廠出水口海域的「維氏腦紋珊瑚(Platygyra verweyi)」本身具有較高的耐熱程度,對暖化造成的「熱逆境」已經產生適應能力。
根據《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第一作者大仁科大生技所教授王志騰表示,珊瑚和共生藻的生理、生化或是細胞等相關研究需要分別進行,其中「白化珊瑚」活體沒有共生藻,所以過去學界對珊瑚本身是否能夠耐熱與可能機制研究都難以進行。
王志騰提到,薄荷醇(也就是薄荷腦)處理技術可以趕離珊瑚體內的共生藻,產生白化珊瑚活體,並可以長期養殖在水族箱中,進行呼吸生理與蘋果酸去氫酶的實驗。
▲墾丁核三廠出水口的珊瑚可以適應熱逆境。(圖/翻攝自維基百科/Jnlin)
團隊將生活在高溫與高溫變動區(核三廠出水口)和常溫與穩定溫度海域(萬里桐)的維氏腦紋珊瑚做比較,發現出水口珊瑚的耐熱度比起萬里桐高上攝氏3.1度。結果顯示,經過30多年暴露於高溫及變動溫差的訓練下,墾丁核三廠出水口維氏腦紋珊瑚可能已經發展出對熱逆境的適應或是調適的機制。
根據去年國際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報告,如果升溫效應放任在攝氏2度,99%的珊瑚礁將消失於地球,但若能加速減排溫室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並在2050年以前做到全球零排放,就可讓升溫控制在1.5度。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員陳昭倫強調,這0.5度的差別能保留10~30%的珊瑚礁,當作未來地球降溫後要重新恢復的種原庫,而墾丁海域珊瑚已有適應能力,相當適合勝任。
IPCC將於23日發佈氣候變遷、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其中會提出積極減碳的急迫性。陳昭倫指出,相較於各國積極讓地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的努力,臺灣實在更應該加把勁,不然就算臺灣擁有可存活、甚至是未來希望的珊瑚與珊瑚礁,也將無用。
►我沒有遲到,是時間遲到了!
延伸影音:
延伸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