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研究證實:微塑膠愈小愈毒 增加潮間帶生物死亡率

中研院研究發現,愈小的微塑膠毒性越強,將影響潮間帶生物存活和後代生存。(圖/中央研究院提供,下同)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直徑長度不到5毫米的微塑膠,因爲體積小,容易被海洋生物誤食。中央研究院與臺灣大學以潮間帶生物-紋藤壺爲研究對象,發現紋藤壺若從幼生成體一直食入微塑膠,則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增加三倍,而且愈小的微塑膠,毒性越強,將影響其存活和後代生存。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國勤指出,微塑膠最初從被丟棄的垃圾,在海洋中受到陽光照射與海浪衝擊分解成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碎片微粒,對浮游生物、貝類魚類來說,它們看起來很像食物。紋藤壺棲息於潮間帶,此區域是指在漲潮時被海水淹沒,退潮時露出的海岸,由於容易受到塑膠垃圾、廢水污染等影響,讓海洋生物面臨的生存壓力倍增。

陳國勤表示,研究團隊從紋藤壺幼生開始飼養到成體,餵食不同大小及濃度聚苯乙烯微塑膠,並讓其交配生產下一代。發現長期食入微塑膠的紋藤壺,不但下一代的死亡率比對照組高三倍,研究團隊更發現,當上一代紋藤壺食入的微塑膠愈細小,如直徑1.7及6.8微米等像細菌一樣小的微粒,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也愈高。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餘幸霈也說,微塑膠容易附着在浮游生物上,過去研究大多集中於繁殖週期在單一棲地終生性浮游生物,但海洋中大部份底棲的無脊椎動物有較複雜的生活史,如紋藤壺幼生爲浮游生物,成體時行底棲生活,成羣附著於水底岩石上,終其一生可能同時受到水面漂浮及海底沉積的微塑膠影響。本論文爲首次針對擁有複雜生活史的海洋生物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也進一步發現,雖然微塑膠對第一代底棲的無脊椎動物沒有明顯影響,但是累積的微塑膠毒性卻可能跨越世代,導致潮間帶生物孕育的下一代死亡。

陳國勤指出,這代表微塑膠的毒性將影響浮游及底棲等無脊椎動物的永續生存。此外,由於浮游動物是海洋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而微塑膠的尺寸也與浮游生物相近,當微塑膠導致浮游動物在幼生期死亡,或經由食物鏈毒素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食者體內,可能進而影響到整個海洋生態糸統。

研究團隊表示,雖然目前微塑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仍有待研究,推動海洋生態保育是當務之急,呼籲民衆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做好資源回收,不讓更多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論文已於今年12月發表在《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