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引黃古灌區護渠人:爲千年古渠“保駕護航”
新華社銀川10月15日電(記者艾福梅)得知寧夏引黃古灌區被列爲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與古渠打了20年多年交道的杜永新驕傲興奮不已。
“這些古渠道都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這次申遺成功,寧夏向世界亮出了名片,更多老百姓會因爲關注申遺而瞭解到原來還有我們這樣的單位和一羣護渠人。”杜永新說。
寧夏引黃古灌區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灌區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存的秦渠、漢渠、漢延渠、唐徠渠等古渠仍在發揮着灌溉良田的作用。這是中國黃河流域主幹道上產生的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數據顯示,目前寧夏引黃灌區總灌溉面積828萬畝,灌區內乾渠25條,其中超過百年曆史的渠道有14條,總長1292公里。
這些古渠歷經滄桑變化至今仍能發揮作用,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護渠人的精心管理和維護。
這是寧夏青銅峽市引黃灌區一景(2017年10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1998年參加工作的杜永新現在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渠道管理處大壩水利管理所的所長。渠道管理處下轄管理所,每個管理所又分成3到5個段,每一段的距離約爲四五公里。
杜永新告訴記者,護渠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巡堤。20年來,巡堤的路從坑坑窪窪的泥濘路變成了混凝土路,下雨天也可以騎摩托車或開車去巡護了。
“每天2到3次巡堤,用水高峰期或者降雨期增加一到兩次,主要看保護範圍內有沒有鬥口被損壞,有沒有人私開鬥口放水,有沒有人亂挖樹……甚至需要細緻地觀察堤壩上有沒有蟻穴。”他說。
記者採訪瞭解到,在電話尚未普及的年代,管理部門檢查每個渠段的護渠人是否完成工作,採取傳遞水牌的方式,一個牌子一段一段傳下去。各段彙總渠道情況也是靠人工傳遞紙條。
“改革開放以來水利經歷了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發展可以說是飛躍式的,”杜永新說,寧夏引黃古灌區是自流灌溉,因此很多時候需要擡高水位。以前沒有閘門,需要人工插上一根根木頭,然後用柴草淤起來,這個工作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有人掉水裡去了。
後來,開始使用手搖的節制閘,屬於半機械化。但這種手搖節制閘很費勁,搖很長時間可能才上升一點點。
“現在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實現電腦控制,像我們給各乾渠放水都不需要出辦公室,在電腦上操作就行。”杜永新說。
變了的是工作方式,但不變的仍是工作的瑣碎和枯燥。在每年用水的七八個月時間裡,這些護渠人需要24小時吃住在單位,難以照顧家庭。
“民以食爲天,而糧食離不開水,我們管理好這些古渠,管理好這些黃河水,爲老百姓服務好,我覺得挺驕傲,挺有意義的。”杜永新說。
這是寧夏銀川市境內的引黃灌區水稻種植區(2017年6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當然,這些默默支撐着整個引黃灌區基礎工作的護渠人依然渴望社會的認可。
“有一次我住院,醫生問我是幹什麼的,講了半天他們也不明白。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水還用管麼?不是順着渠道流,然後就淌到田間地頭了麼?但其實這是一件複雜的事情,有調度、有放水,要經過很多道程序才能到田間地頭。而如果在揚水灌區,還有泵站,要把黃河水一級一級揚起來才能到田間地頭。”杜永新說。
前兩天,寧夏引黃古灌區成功申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新聞發佈會在杜永新管轄的唐正閘附近舉行,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小管理所受到了衆多媒體的追捧。
“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人關注寧夏引黃古灌區和這些有着悠久歷史的古渠,並參與到保護中來。”杜永新說。
(原標題:寧夏引黃古灌區護渠人:爲千年古渠“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