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綠色世代 臺積電積極備戰建立隱形競爭力
在上述情況下,中國爲了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需見到成效,政策寬容度小,因而於2021年9月下旬祭出能耗雙控、限電限產計劃,此舉使得供應鏈原先受到疫情、高運價、晶片荒而出現長短料的情況而更顯混亂,而後續第四季供電情況將影響有關於傳產及科技產業的臺商之出貨流暢度,產品報價更是欲小不易。
至於企業方面,在面臨各國陸續祭出更嚴格的減碳規範,勢必得加速綠能供應鏈的腳步,如CDP成立「RE100」,加入企業承諾於205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而包括Apple、Microsoft、Bosch等國際大廠也力拚零碳排放目標提前達陣,其中Apple喊出2030年要求供應商100%當地採購綠電,而由於半導體產業生產過程中排放龐大二氧化碳、消耗大量水資源,併產生許多危險廢物,繼而成爲氣候危機產生原因之一的行業,因此市場更加矚目半導體廠的宣示與執行狀況。
爾後臺積電正式宣佈承諾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併爲全球半導體產業先驅,發佈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顯然在全球強調環保、減碳當道之際,臺積電身爲全球重量級半導體廠,早已積極備戰,啓動科學基礎減量目標的設定,規劃在非生產單位、生產單位分階段性履行符合零氣候影響的終極目標,畢竟未來減碳成效,以及是否於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領域(ESG)成爲行業典範,也將成爲半導體業者的隱形競爭力,低碳轉型成功與否恐將是國際級大型客戶挑選供應商必要的條件之一。
雖然臺積電爲臺灣排碳企業第四大,僅次於臺電、臺塑、中鋼,再加上中長期隨着臺積電擴廠、投資幅度加大,對環境負擔也勢必遞增,但從臺積電由董事長親自督導,再加上2015~2021年臺積電氣候轉型的成效顯著,更設下2025年、2030年、2050年分別爲排放零成長、回到2020年排放量、淨零排放等目標,以臺積電高效率的執行力,預期未來公司中長期將有機會達成設定的情境。
事實上,Intel也計劃到2030年達到溫室氣體零排放量,其所需電力也將全部來自可再生能源,至於GlobalFoundries則表示將大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在必要時將工廠轉爲長期使用氫氣能源,顯然減碳排放早已成爲全球晶圓代工大廠另一箇中長期的戰場之一。
整體而言,臺灣高度參與國際供應體系,必須審慎面對這場綠色競賽,建議企業應釐清自身及供應鏈上下游的碳排放情況,加深對產品碳足跡瞭解,同時碳減排可透過提高能源利用率,技術升級以減少原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實現,更重要的是可思考如何透過購買林業、太陽能發電、風電發電或相關部署抵銷產品排放的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潔淨能源、電動車等新產業的崛起,也吸引半導體廠朝此方向轉型與進行多角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