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新一輪能源危機衝擊天然氣供應
歐洲國家大規模以高昂的價格進口天然氣,使得LNG生產國願意優先輸歐,恐將排擠原本重度依賴LNG國家的取得,致天然氣短缺間接影響各國產生供電危機。圖/路透
日前,俄羅斯以歲修爲名,停止北溪一號供氣10天。各界擔心俄羅斯就此不再重啓,使得歐洲充斥爆發另一輪能源危機的恐怖氣氛。在各界屏息以待下,答案終於揭曉,俄羅斯於7月21日如期重啓北溪一號管道,使得歐洲國家暫時鬆一口氣。然而,這只是一個插曲,俄羅斯將在今年冬季切斷供氣的擔憂並未就此消失。
由於市場特性、替代性與依賴度的不同,歐洲國家可以用石油禁運制裁俄羅斯,但卻無法忍受俄羅斯的天然氣制裁。俄羅斯已經減供輸歐的天然氣,進一步斷供的可能性相當高。在石油危機逐漸退場下,下一輪要登場的將會是由天然氣危機所帶動,結合電力危機與氣候危機的三重危機。
近期石油危機的發生主要是歐美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所致。然而,石油禁運並未達到預期效果。根據OPEC的估計,今年俄羅斯石油產量僅會減少1.6%。依照明日智庫的分析,主要原因是美國沒有像對伊朗一樣,對俄實施二級制裁,使得一些沒有參與制裁的國家例如中國及印度仍可以大肆自俄羅斯進口石油。
目前歐美國家石油制裁手段皆已用到極致,在歐盟第六輪制裁中,除了少數的管道石油外,在2022年底將禁止俄羅斯原油進口,並在2023年2月禁止石油產品進口。除非美國祭出二級制裁或者戰爭破壞俄羅斯石油設備或阻礙航道,否則俄烏戰爭很難再對全球石油市場造成重大的衝擊。在美國已經表明不會對其他國家執行二級制裁下,像今年上半年爆發的石油危機,不易在下半年再次出現。
自俄烏緊張情勢升高以來,原油價格的大幅攀升主要並非供需條件的變動,而是因爲市場預期俄羅斯的石油生產將會因制裁而大幅減少。後來的發展證明俄羅斯減少的產量不但遠不如預期,全球石油市場反而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未來超漲的部分將會逐步修正。
根據明日智庫的估計,在全球經濟成長趨緩、俄烏戰爭的影響可能減弱及美國與加拿大等國的產量增加下,今年下半年油價將有下行的壓力,但在其他能源價格的拉動及俄烏戰爭仍存在不確定性下,降幅也不會太大。明日智庫預估,2022年下半年的平均油價將落在96美元/桶左右。
石油已不是下半年能源危機的主角,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氣。基於俄羅斯已開始對歐洲部分國家減供或斷供天然氣,今年冬季俄羅斯將斷絕歐洲天然氣供應,幾乎已成爲歐洲各國共識。IEA要求歐洲各國立即削減天然氣消費,否則就可能在冬季被迫實施天然氣配給。包括法國、比利時、德國等爲此已啓動緊急應變計劃,主要是填滿直到冬季的庫存。
俄羅斯向歐盟供給進口天然氣的40%,德國更有5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儘管俄烏戰爭後,比例有所下降,但分別仍有20%與35%的天然氣自俄羅斯進口。原本佔輸歐天然氣三分之一的北溪一號管道,先前即被俄羅斯以技術因素減少60%輸送量。在波蘭、保加利亞、芬蘭、丹麥和荷蘭拒絕以盧布付款後,俄羅斯即暫停天然氣的供應。若俄羅斯如預期般斷供天然氣,去年冬季爆發的天然氣危機將再次重演。不同的是,除了氣候因素外,本次危機主要導源於地緣政治因素。
即將到來的危機將對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市場造成嚴重的衝擊。與以往不同,本次歐洲國家將大規模且結構性的以進口LNG替代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將導致全球LNG市場陷入長期的緊張狀態。歐洲國家高昂的天然氣價格,使得LNG生產國願意優先輸往歐洲,將會排擠原本重度依賴LNG國家(如我國)的取得。
天然氣短缺將會間接導致各國產生供電危機。此與去年冬季的危機不同,去年是因爲電力危機引發天然氣短缺,今年冬天的危機因果關係正好相反,主要是由後者導致前者,同時氣候因素也加深電力危機的嚴重性。從俄烏危機開始至今,LNG價格已上漲60%,美國業者大量將LNG出口至歐洲,導致國內天然氣短缺,價格最高飆漲一倍。
爲了填補供電缺口,德國、奧地利、荷蘭、義大利、丹麥等國均將零碳排政策拋諸腦後,宣佈重啓燃煤電廠或解除燃煤發電限制。在歐洲國家大肆收購天然氣的同時,巴基斯坦等亞洲國家也不得不轉向煤炭發電。
我國發電重度依賴天然氣,有可能因LNG短缺或價格上漲進一步導致電價上漲,企業的電力成本將因此增加。儘管如此,天然氣價格推升通膨的力道不若石油,即使下半年能源危機以不同的形態持續,但通膨逐步下降的軌跡應不致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