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惱人的奧運性別議題

我國女子拳子好手林鬱婷(左)在巴黎奧運女子57公斤級金牌戰,最終以5:0勝出,搶下中華隊第二面金牌。法新社

拳擊國手林鬱婷不負國人期待,於奧運即將閉幕之前,在女子羽量級金牌戰擊敗波蘭對手,使中華隊總獎牌以2金5銅作收,排名升到第35,寫下奧運參賽史以來,第二好成績。

不過,在林鬱婷晉級過程中,話題最多的,既非她的對戰技巧、能力或過程,也非她以往打拚的血淚史,而是吵鬧不休的性別問題。部分運動員質疑包括她在內的一些拳擊手是「跨性別女性」,沒有資格參賽,連《哈利波特》作家JK羅琳也跳出來指控。他們說,國際拳協在2023年世錦賽就取消了林的參賽資格,因爲她的基因有男性的Y染色體。

這種透過血液萃取基因的所謂「性別生化檢測」,殺傷力很大。因爲只要受過國民義務教育的學子們,都知道女生的染色體是46+XX,男生是46+XY。既然林鬱婷有Y染色體,豈不是男性無誤?這就是爲什麼林在八強與四強賽各以5:0懸殊比數取勝時,落敗者都比了X的手勢表達不滿,她們認爲打敗自己的是有Y染色體的男性,倘使大會因此取消林的資格,那麼她們自然有機會反敗爲勝。

由於性別的客觀認定涉及專業,多數人看到報導,都一頭霧水。在搞不清楚真相的情況下,很容易被一波又一波的質疑聲浪動搖信心,懷疑背後是否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它給國人制造強烈的不安,擔心是否勝之不武,甚至會不會哪天獎牌就被沒收了?在爭吵聲浪中,還摻雜了性別、種族歧視,甚至上升到政治問題,而且佔據了每日新聞版面,其複雜之程度,不下於拳擊規則。對於想單純看比賽內容的觀衆而言,難免反感,到底有完沒完?參加比賽,不就應以該比賽的規定爲指導原則嗎?大會既然認定林鬱婷符合女子拳擊手資格,那麼任何其他雜音大可不必理會。

所幸在一堆迷霧中,有專業醫師深入淺出地幫大家解惑,原來國際奧會是以性荷爾蒙爲判定依據。在我們熟知的標準答案當中,總有例外,而林鬱婷恰恰屬於少數的例外:不是所有Y染色體都必然表現男性性徵。所以,她從一出生的第一性徵就是女性,身分證上的性別欄自然也是女性。

以性荷爾蒙爲依據是比較合理的,因爲根據研究,男性荷爾蒙睾固酮所刺激的肌肉生長量是女性的15倍,這就是爲什麼男性力氣普遍比女性大,運動比賽要分男女才公平。

在網路發達、衆聲喧譁的今日,往往真理越辯越迷糊,甚至誰的聲量大,誰就佔上風,像類似「你認爲林鬱婷是男是女?」這種毫無意義的「民調」,都有可能出現。還好,事件的主角林鬱婷本人,乾脆關掉社羣網站,免除干擾,即使面對手下敗將的挑釁,也不爲所動。她真的用拳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以及心如止水的高EQ。我們應該爲她的努力和冷靜拍拍手,她的金牌含金量確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