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招了個渾身軟肋的優質員工:房貸150萬,28歲,獨生子,孩子剛出生,媳婦沒工作,關鍵是技術能力還強。

今天在我的一個朋友圈看到這麼一個標題:

“最近招了個渾身軟肋的優質員工:房貸150萬,28歲,獨生子,孩子剛出生,媳婦沒工作,關鍵是技術能力還強。”

覺得挺有意思,難道滿足以上條件,真的就是“渾身軟肋”了嗎?

我們挨個看看這些“軟肋”啊。

房貸150萬,按目前30年商貸來計算,每月月供壓力,大概要六七千的樣子,這是長期固定經濟壓力。

28歲,意味着正值職場巔峰期,這個我怎麼想也不算軟肋啊。

獨生子,意味着要獨自承擔父母贍養義務,但以我身邊的情況來看,獨生子多出生在雙職工家庭,多數情況下父母也會有退休金。

孩子剛出生,現在的奶粉、尿布、未來的補習班,每個月固定支出必然會增多;

媳婦沒工作,意味着家庭的經濟壓力需要獨自承擔。

技術能力強,這是優勢,看不明白爲何成爲“軟肋”了。

以上所有提到的“軟肋”,都可以歸結爲經濟壓力。

展開點說,這個軟肋邏輯就是你現在比其他人更缺錢,所以你爲了保住工作獲得穩定的收入,就會比其他人更加“任勞任怨”,甚至“忍辱負重”,也就會更好被領導“拿捏”。

對這事,我的看法是,有點道理,但是不多。

比如,同爲基層員工的話,80後確實比90後更好拿捏,傳言00後更是一言不合就要整頓職場。

畢竟,作爲基層的80後往往上有老下有小,整體經濟壓力更大,職場競爭力極具下降。

但要知道,痛點的核心,不是你缺錢,也不是你年齡大,而是隨着你年齡變大,你始終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壁壘。

這樣,當年輕人一屆又一屆進入職場時,就自然會替代掉“性價比”不高的大齡職場人。

我知道,這或許挺無奈的。

就拿程序員來講,大多數普通人估計和我差不多,畢業了進一家普通的公司,做着普通的項目。

說是技術工作者,其實每天更多的任務是複製粘貼+增刪改查,如果中途沒遇到什麼關鍵項目或者貴人指點,恐怕整個職場經歷就一直這麼平平淡淡過着。

工資可能也回慢慢上漲,生活節奏也會趨於穩定,然後到了三十多歲,難免會有點焦慮,但也有點無可奈何。

這確實是很現實的情況,如果之前一直沒有規劃,隨波逐流,很多職場人就很可能遇到這樣的處境。

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講,一定要有意識的不斷建立自己的個人壁壘。

無論是技術、管理、資源、創業還是任何其他人生的規劃。

比如:

我朋友輝叔,他就一直在精研技術,被我們團隊稱作技術圈的六邊形戰士。當公司遇到技術問題解決不了時,大家第一反應就會想到他,這就是他的技術壁壘。

還有位前同事,溝通協調能力極強。當時我們項目主要是廣東、香港以及國外客戶,作爲北方人,人家自學一嘴流利的粵語+英語,就能站出來和客戶拿粵語咔咔聊需求。

簡單來說就是,別人搞不定的,你能搞定,這就是你的個人壁壘啊。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根本不會存在大齡危機,無論身處哪個團隊,還是自己做點什麼,都能做的不錯。

回到上文說的“軟肋”,到底什麼是職場人的軟肋?

不是房貸,也不是年齡、而是隨着年齡,始終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壁壘,缺乏核心競爭力。

當然也還有一點,要管住嘴,在公司儘量不說自己的私事,以免被拿來人當成“八卦”或者“軟肋”。 ‍

來源 | 不會笑青年(ID:laughyouth)

作者 | 不會笑青年 ;編輯 | 荔枝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