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別再逼吃麻油雞! 新住民媽媽舌尖換位思考吐心聲

一場東南亞坐月子餐品嚐會與書展,在虎尾鎮「虎尾厝沙龍」獨立書店登場,不同國家的媽媽煮出風味不同的月子餐。圖/王麗萍提供

國人坐月子仍少不了進補,餐餐麻油雞、杞枸燉當歸甚至來一鍋去寒補身的十全大補薑母鴨,油膩膩的進補佳餚,對不同國度飲食習慣的新住民媽媽,「月內補」反而成了生活折磨,雲林「虎尾厝沙龍」獨立書店今天舉辦「到東南亞坐月子」品嚐會,體驗美食之餘舌尖換位思考,告訴大家要設法理解新住民異地坐月子的心情。

這場「美味開動!到東南亞坐月子」美食品嚐會,由書店也是姊妹電臺負責人王麗萍主持,目的是爲改變國人對傳統坐月子的習俗,不該硬塞給來自不同國家的婦女,強要她們「入境隨俗」,抹煞坐月子的美意,反讓異國媽媽「食不知味」痛苦難堪。

品嚐會邀請也從事廣播主持人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籍的女性,分享自己母國坐月子習俗與食補料理,尤其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炎炎夏日生孩子後,還得吃油膩膩的麻油雞,想到就令她們害怕沮喪,反而孕期倍思鄉。

越南黎秋娥、印尼黃賽音說,坐月子期間,聞到油膩厚重的味道就食不下咽,但不吃又覺得對不家老公和家人的一番好意,硬着頭皮下肚,想起這番臺版的月子就滿腹委屈。

黃賽音一邊示範印尼「紅曲雞湯」、「木薯葉咖哩」,一邊搞笑說,當時坐月子怕婆婆生氣,想盡辦法偷偷把麻油雞藏起,等老公下班幫忙「解決」,並請老公帶回思鄉料理,補充她初爲人母的體力。

馬來西亞譚嘉祥說,不捨老婆生活異鄉,決定自己「嫁」到臺灣來,他是家中主廚,端出大馬華人最愛的「豬腳醋」,可助產後補氣血、驅風寒、分泌乳汁,最重要是酸甜口味相當下飯。泰國徐佳芊表示,泰國沒有坐月子專屬補品,但會透過室內蒸烤加溫讓產婦大量流汗、逼出寒氣並排毒、促進新陳代謝,再以「南瓜蝦醬湯」食補,風味層次又好吃。

「東南亞書展」策展人張正專及許多臺灣朋友專程參加這場品嚐會,體驗不同國度的「月內進補」,有人對越南食補的「鴨仔蛋」敬謝不敏,但只經黎媽媽小加工,拌上檸檬汁、黑胡椒與香草,改變風味讓人慾罷不能、一顆接一顆,尤其蒸煮後的殼內高湯,更是滋補。

王麗萍表示,透過作品策展、東南亞月子餐的美味分享、換位思考,認知這羣來自東南亞的人,不是「別人」而是相互扶持的家人,最需要的只是更多的聆聽與同理。

一場東南亞坐月子餐品嚐會與書展,在虎尾鎮「虎尾厝沙龍」獨立書店登場,不同國家有不同風味的月子餐,圖爲越南「鴨仔蛋」,國人不敢吃,卻是越南人最愛。圖/王麗萍提供

別再逼異國媽媽吃油膩麻油雞了,一場東南亞坐月子餐品嚐會與書展,在虎尾鎮「虎尾厝沙龍」獨立書店登場,讓國人進補換位思考。圖/王麗萍提供